Skip to main content

“文学创作是自由的,但不代表要以践踏别人人格为基础来实现自己的自由,同人文学创作应该坚守底线!”2月底,中国大陆男星肖战的粉丝发现同人小说《下坠》“侮辱贬损”了自己的偶像,以“文学伦理”为名吹响了集结号,集体举报收录了这部作品的国外网站“AO3”涉黄。2月27日,直接受到影响的同人圈以及本为路人的诸多亚文化圈子以“文艺复兴”、“创作自由文学无罪”联合起来抵制肖战粉丝,该行动后来被称为“227大团结”,“肖战粉丝举报事件”更成了维基百科的词条。

 

激战正酣的27日,微博账号“亚非文学bot” 的“皮下”们(以账号为皮,背后的运营者为皮下)发布了三首歌,分别是维吾尔语的《米拉吉汗》、汉语的《深圳之恋》以及英语的《失业者进行曲》。当时他们不会猜到,这场包装为“文学之战”的饭圈之争,会怎样延烧到自己。

 

文学bot卷入饭圈文学战

3月底,“亚非文学bot”转发了一条介绍叙利亚诗人尼扎尔·格巴尼及其作品的博文,原文作者的账号名“赞姨娇俏bot”令一位读者不满,留言称自己非常喜欢肖战要取消关注“亚非”——“赞姨”被认为是对肖战的黑称。随后,“亚非”转发了这条留言并配上评论:“天呐,我以上帝的名义发誓,失去了您的关注实在是太让我心痛了”,这一句话点燃了肖战粉丝,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圈子在互联网空间猛烈相撞。

 

一边说“227跑来文字bot撒什么野”,另一边说“bot就别带个人情感了吧,不然你开xx的bot呢?”以强大动员和行动力著称的饭圈开始围剿“亚非”并人肉“皮下”的真实身份。“实在撑不住了”,3月18日刚发文庆祝运营一周年整的“亚非文学bot”,29日致歉、宣布不再运营。致歉里写到:“非常抱歉昨天一位皮下发表了无关bot内容的不当言论……身为bot不应该有任何偏向。”

 

Bot是robot(机器人)的简称,通常是指根据程序代码自动抓取内容并发布的非真人账号。真人开的bot账号,也主要是像机器人一般程序化地搬运读者投稿,正如肖战粉丝的指摘,bot被普遍期待是去人格化的。在“亚非文学bot”之外,据不完全统计,微博上尚存200余个文学bot,划分方式有以地区(“法国文学bot”)、语言(“德语文学bot”)、作家(“里尔克bot”)、题材(“同志文学电影bot”)等。但即便是最受欢迎的“俄罗斯文学bot”,也不过只有36万的微博粉丝。通常,这些文学bot会被认为是小众、亚文化、圈地自萌。

 

但正如“中东欧诗歌bot”在声援“亚非”时所说,“像一般人设想的bot是个纯搬运的机器人不可能。毕竟后面是活生生的人”。这些有情绪、有线下生活的“皮下”,怎么看待bot、文学,以及两者间的关系?饭圈惹起的所谓“文学论争”的尘嚣渐渐散去,令bot文学“出圈”进入大众视野的“亚非文学bot”却已停更,他们的运营者也婉拒了采访邀请。记者采访了另三个文学bot:“波兰文学bot”、“德语文学bot”以及“同志文学电影bot”。

 

在文学日渐式微的时代,文学bot的兴起给人希望,亦令人重新思索文学的位置和意义。这三个账号的运营者都把文学bot视为“窗口”、“引子”、“预告片”,期待读者能因一段文字去读整本书。但如“同志文学电影bot”所言,文学bot这一形式本身就存在着悖论:若已边缘何来关注?若本热爱何需格言?以下为三位文学bot皮下的自述。

 

“我念给深渊,得不到回响”

bot名:波兰文学bot

粉丝数量:7367

创建时间:2019年6月

 

我是个普通的波兰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因为有幸在波兰学习,对语言、历史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兴趣,加上以后想从事相关学术研究的工作,所以建立bot号来试水。可能因为本身感性,觉得文字有温度,文学有力量。

 

其实大家并不了解波兰,也并不了解波兰文学。我觉得我学了这个专业,总得回馈给这个专业一些什么,所以希望通过bot的形式让大家对波兰文学产生兴趣。

 

从2019年7月到2020年3月,波兰文学bot停更了8个月,原因是我出国又回国,忘记了密码就一直登不上微博,直到后来找回了绑定的手机号。等我8个月后打开微博,发现粉丝数暴涨,之前基本上只有我一个人在整理,都是学过的、读过的诗歌和文章,这次看到有好多私信给我投稿,也有波兰语专业的学生来鼓励我,觉得非常感动,同时又有了压力。

 

最近在看大家的评论,特别希望大家能够讨论起来,有一句话是一个朋友转发评论的,我很喜欢,“我念给深渊,得不到回响”。原文是我发的一段米沃什的诗,诗中讨论的就是表达自我的问题。看到大家真的在思考我发出去的投稿,是最开心的一件事。毕竟文学本身就需要交流,需要讨论,看到别人在思考什么其实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我不知道别的博主,但文学bot对我来说是庇护所。文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把你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又再把你推回生活。

 

在我看来大众审美是有停滞的,或者说是有断层的。就比如说波兰国宝级作家举世闻名的作品《你往何处去》,就算打开豆瓣,最新评论也在五年前。那这五年我们看了些什么呢?如果说文学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它在跟大众审美博弈,它得证明它自己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它的存在就意味着,只追求物质的社会就是病态的,一个国家的人口素质不能只停留在短视频吧。文学是时代的警钟。

 

我有时候也想偷懒,想打游戏,但结束了之后也会觉得自己太空了,想读点什么。这个时候打开bot会强迫我自己去学,去了解,去感受。你关注了一个文学bot其实也是你给自己的一种加强记忆吧,你通过这个bot回忆文字曾经给自己的触动,才会更有兴趣去了解更多的文字。我经常会因为一句话去看一本完整的书,这也是我觉得通过bot的形式可以推广文学的一个原因。

 

波兰文学bot推荐的一个文学选段

 

“bot是机器也是发动机”

bot名:德语文学bot

粉丝数量:14万

创建时间:2019年4月

 

德语文学bot的皮下共有两位,我是皮下二号。我们俩都是德语专业的学生,之前在微博上看到各种文学bot号,但是没有德语文学相关的,我们两人就创立了账号。我主要负责账号运营,一号坐镇后方掌控全局。

 

做了以后才知道,运营bot号牵扯的精力也很多,我每次都是用深夜10点到1点这段时间来兼顾。和很多文学bot号不同,德语文学bot几乎每一篇投稿都附有原文。这些都是我从原版书里一点点找出来的,平均下来每次投稿要花上一小时。有的诗歌找不到德语原版就卡住了,经常会找一两天,耽误做作业。

 

一开始发的几十条主要是我们自己在投稿,之后粉丝投稿越来越多,现在会占上85%。最近疫情期间,粉丝投稿也尤其多。一直以来最多的是黑塞、茨威格和布莱希特,彼得·汉德克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关于他的投稿就多了起来。

 

通常来说,联动社会现实、美感触动人心的文段转发较多,比如“为了写出一行诗,一个人必须观察很多城市,很多人和物……”(里尔克)“从报纸上很容易读到两万人被杀的消息,但那种震惊毕竟几乎总是停留在纸上的,不够力度……”(雷马克)“我这一生中从来没有爱过任何一个集体……”(汉娜·阿伦特)。

 

也收到过奇葩私信,比如有小朋友写原创中文诗歌向我们投稿,有德语专业学生让我们帮查资料,当然我们都婉拒了。

 

其实在开这个bot之前,我对德语文学几乎没什么概念,熟悉的只有茨威格,但他的作品我读的也很少。运营以后就开始大量接触相关作家和作品,感觉真的是群星璀璨,就想由浅入深阅读并学习。对我来说,德语文学bot算是给我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窗口,大家能够由固定的片段出发延展出多样的思想,它是机器也是发动机。

 

亚非文学bot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个号,亚非退博第二天,粉丝私信告诉了我们。了解之后非常震惊,有惋惜有痛恨。虽说他们是顺势退博,但是肖战粉丝的网暴攻击是导火索。

 

由人经营的bot就不可能真正地去人格化,应该做到的是不用这个平台发布自己偏向性的言论。这个号的受众不少,我也会担心发布的内容是否会断章取义过度,从而误导部分人。

 

文学bot是bot,不是文学。在发布诗歌、戏剧和小说片段的过程中断章取义是有的,但是用碎片能引发思考,或者能让人接近作家和书籍的全貌,就已经彰显了“碎片”的文学价值。

 

从4月6日到现在,德语文学bot一直在停更。有私人事务的原因,另一方面是经营bot到了一个倦怠期,想调整下自己面对它的心情。有时候也会想,获得的东西并不能抵消付出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对这个号未来没有什么规划,我自己也不想以兴趣为职业,会消磨掉热情。

 

德语文学bot推荐的一个文学选段: 这是人们会说起的一年,这是人们说起就沉默的一年。老人看着年轻人死去。傻瓜看着聪明人死去。大地不再生产,它吞噬。天空不下雨,只下铁——布莱希特

 

被屏蔽和阉割的恐惧

bot名:同志文学电影bot

粉丝数量:8179

创建时间:2019年11月

 

2019年11月初,我看到微博上许多文学bot如雨后春笋般频频冒出,我也关注了最知名的那几个bot。因为我一直对同性题材的文学和电影感兴趣,在微博搜索一圈,发现还没有人做同性文学相关的bot,就想不如自己来做。

 

我平时看书和电影会有记录文字和截图的习惯,这个号通常发的都是我以前积累的素材。但毕竟个人的积累有限,有时候要专程去找一本书里的某段文字,或者重看一遍多年以前看过的电影——我尽量找超清版本,再截图、挑选、去水印、整理等等,起码要花三四个小时。

 

我的读者投稿可能是微博上文学bot里最少的。也许是因为同性文学是一个亚类别——严格来讲也不是一个类别——只是一种题材。尤其在国内,读者不是特别多,而我主要是分享有一定知名度的严肃文学,一般不接受同人文和耽美,所以受众可能比较有限。

 

相比其他文学bot,我的号还多加了电影。电影和文学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好的文学读起来脑海里一定能同时浮现所描绘的画面,而好的电影也一定有着好的剧本和台词。我很喜欢将一段文字或一首诗和某部电影搭配在一起,可以在两者主题很搭的基础上又衍生出某种理解和意境,我觉得很有趣。

 

发微博久了,每天都能感受到被屏蔽和阉割的恐惧。我会把一些可能敏感的词汇中间打上空格或符号,但有时再三尝试依然发不出去,最终无奈只能以图片的形式分享。还有一些我觉得很美的电影截图,只要人物有稍微露点,也会被识别屏蔽。每当这个时候我甚至都想放弃不发了,最后冷静一下,只能换些图片。

 

小学起我就基本确定了自己的性倾向,初高中看了大量的同性电影及文学,身边也结交了不少LGBTQ朋友,不知不觉就一直在关注性少数群体的议题了。我的专业是电影学,硕士毕业论文与同性电影相关。我的老师们其实都比较理解,都觉得学术与政治无关,这个学术话题放在前几年也是完全没问题的,但最近几年意识形态管控缩紧,我的老师们也会担忧在盲审上受阻。

 

微博上如此多的文学bot的出现,我觉得反而展示了互联网上的一个奇观悖论:如果说文学已经逐渐走向边缘化了,那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去关注各种文学bot,去获取一些文学碎片,以期填补精神上的空虚?但如果他们当真热爱文学的话,又何以需要文学bot这样一种捷径来接近文学的大门呢?

 

这也是我最近在思考的问题。网络上信息庞杂,现实中生活节奏过快,太多人没办法完全静下心来读一本完整的书籍或看一部沉闷的艺术电影,碎片化的阅读也许可以给到一时的精神安慰和消遣,但我相信,阅读全文带给你的身心震撼和自己的独特体验,却是谁都无法替代的。我希望文学bot就像一部电影的预告片一样,只是一个引子,当你因为截取的一段文字而去读整本书时,bot的存在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杨德昌的《一一》有句台词是:电影被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就延长了三倍。在一本书或一部电影里,我所获取的是失去的时光和不曾拥有的感情。

 

同志文学电影bot推荐的一个文学选段: 我觉得我爱上了你,也觉得现在应该是春天了。我希望阳光照在我头上,像音乐一样跳动。我想到像贝多芬的太阳,像德彪西的风,像斯特拉文斯基的鸟鸣声,可是一切的节奏都是我的。——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盐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