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6月1日,距离白俄罗斯政府劫持瑞安航空客机,逮捕年仅26岁的异见记者普罗塔谢维奇(Roman Protasevich)已过去一周。过去一段时间,经济和政治体量远比白俄大得多的美国和欧盟,对此先后祭出企业制裁和禁航令,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却毫无妥协意愿,反而飞往莫斯科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你侬我侬地拥抱,借两人“牢不可破的友谊”,向外界释出“有人撑腰,绝不妥协”的信号。 这一事件的背后,释放出国际政治局势的信号:当全球民主陷入退潮期,过去几十年紧密团结的“自由世界“因内政积弊产生裂痕,威权世界反而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蕞尔小邦的暴冲 5月24日,欧洲廉航瑞安航空从希腊雅典,飞往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的FR4978航班,在飞离白俄罗斯领空仅差5分钟时,收到了白俄空中管制部门的命令,要求飞机调头飞向百公里外的白俄首都明斯克机场。就在机长对命令感到困惑时,白俄空军的米格-29战机出现在战机侧旁,令机长立刻“搞清楚了状况”。而客舱里的普罗塔谢维奇也预感到自己的命运,匆匆将随身的电脑丶手机和文件交给女友,痛苦的抱头说到:“他们要把我抓回明斯克处决了。” 事件重重地扇了欧盟一巴掌。FR4978号航班起降地都在申根区内,旅客连出入境手续都无需办理,等同于欧盟的“境内航班”;结果不仅航班被拦截,受欧盟成员国立陶宛和波兰保护的普罗塔谢维奇还在光天化日下被掳走。 不仅如此,白俄罗斯在被欧盟抗议前,尚且举着遮羞布,“辩称”该国航空安全部门收到哈马斯的炸弹威胁,才根据《芝加哥公约》安排紧急降落丶排除事故。但在布鲁塞尔强硬表态后,卢卡申科也索性摊牌,安排白俄国家电视台播出普罗塔谢维奇和她女友的认罪视频。片中普罗塔谢维奇面色紧张,生硬说出“自己受到当局合理对待”,又承认自己组织参与了去年白俄的系列示威。 尽管不会明言,但各国处理国际争端时仍会遵循“实力原则”。冷战之后,能派出强力部门在欧盟国家行私刑的国家,尚且只有俄罗斯:俄罗斯分别于2006年和2018年在英国用放射性元素和神经毒素暗杀了利特维年科和斯克里帕尔两位叛变特工。 即使是身为普京眼中钉的纳尔瓦尼在怀疑被俄罗斯特工投毒后,也能获准前往柏林接受治疗,直到他今年主动“回国自首”前,都没受到太过分骚扰。相较之下,仅有900多万人口,经济体量比缅甸还小,人均GDP祇有临国立陶宛三分之一的白俄罗斯也有样学样。所有人都知道,卢卡申科的底气来自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坚定支持。 地缘政治让位意识形态 白俄总统卢卡申科5月28日访问俄罗斯前,外界普遍认为普京不会给白俄罗斯太多背书。事关近来美俄关系近来大幅度回暖,华府不仅宣布取消针对 “北溪二号”石油管道的制裁;两国更在5月25日确认:双方领袖将于6月16日在日内瓦举行峰会。在美俄关系可能有突破性进展,美国可能进一步松绑对俄制裁的关头,执意逮捕普罗塔谢维奇的卢卡申科政府犹如“麻烦制造者”。 但令外界意外的是,卢卡申科同普京28日不仅在俄罗斯南部的索契长谈5小时,两人更一同登上游艇展现亲密姿态。双方在会晤中提到白俄迫降客机一事,普京表示欧盟在事件中的表现“情绪化”,又援引2013年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专机因怀疑载有美国通缉的“棱镜门”事件爆料者斯诺登,先后被多个欧洲国家拒绝飞入领空,不得不在奥地利维也纳迫降一事,称欧盟在两起时间上态度双重标准。 普京对卢卡申科的支持不仅是“出口术”(只是口头支持)那么简单。包括法国在内部分欧盟国家早前已对白俄罗斯航空公司关闭领空,并禁止本国飞行器飞跃白俄罗斯上方。由于白俄周边的立陶宛丶拉脱维亚丶爱沙尼亚丶乌克兰丶和波兰都已跟进制裁,从明斯克出发西行的国际航线几乎无法绕飞,只能断航;但原本飞过白俄罗斯的欧亚航线只需借道波罗的海国家丶俄罗斯或土耳其即可。 但28日开始法国航空和奥地利航空绕过白俄前往莫斯科的航线,还是遭到俄罗斯空管部门“技术性阻挠”。尽管大部分绕飞白俄的航线仍正常运行无虞,但俄罗斯已发出清晰信号:自己坚定站在白俄一边,在必要时为逼迫欧盟解除对白俄的航空制裁,莫斯科可以以切断欧亚航路为代价。 如果从现实的地缘政治角度出发:拜登国安团队已明确中国为唯一主要战略对手,优先于俄罗斯丶伊朗丶朝鲜等“传统敌对势力”;加上拜登政府执行外交政策相较特朗普政府稳定,有机会透过峰会契机促成对俄制裁松绑。俄罗斯此时实在没有必要同白俄捆绑,惹来一身蚁。 至于白俄罗斯一方,早在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后,总统卢卡申科已着手检讨对俄关系,对于两国上世纪末签订的,旨在把白俄和俄罗斯整合为一个邦联国家的《俄白联盟条约》多有拖延。为摆脱成为俄罗斯“附属国”危机,卢卡申科2014年后加紧推动白俄罗斯语教育,提升其作为官方语言的使用频率。该国驻华大使馆2018年更发出公告,要求外界称呼其中文国名为“白罗斯”,去俄化意图明显。即使是去年大选前,白俄罗斯还公开“逮捕”了30多名俄罗斯雇佣兵,称后者干涉选举。可见卢卡申科早将同俄罗斯保持距离设为基本地缘政治策略。 事实上,俄罗斯除了在今次“劫机事件”中为卢卡申科护航;去年夏天白俄罗斯系列示威暴发后,莫斯科已向明斯克支付数十亿美元贷款,更“以德报怨”协助白俄政府拘捕境内的反对派人士将其遣返回国。无论是卢卡申科的“独立自主之梦”,或是普京盘算已久的俄美和解,到头来都不如“共同打击异见人士,捍卫威权价值”来的重要。 至于卢卡申科如何努力将自己塑造为民族主义者,乃至为国家利益不惜一博的机会主义者。最近一系列事件都证明:威权领袖在面对自身政权存续危机,或仅仅是遭遇合法性危机时,都会宁愿抛下一切地缘政治利益,只求自身统治得以延续。 另一种形式的 “命运共同体” 相比起卢卡申科或普京的个案,威权主义国家相互模仿学习,威权领袖相互串联,乃至威权价值开始占据主流舆论平台日渐登堂入室,或许更值得人们警惕。20世纪以来,不同于美国领导的“自由世界”, 或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大家庭”,实行个人或军事独裁的威权国家间并没有共同的价值纽带,常常各位其主。例如1960年代同为军事独裁体制的南韩朴正熙政府和埃及纳赛尔政府,分别被纳入美苏势力范围。威权国家更常因边界或利益分配问题大打出手,以两伊战争为典型。 但过去数年,伴随全球民主运动交流趋于频密,威权政权间的“交流学习”也随之增加。缅甸军政府2月发动政变夺权后,随即在全国范围展开大规模镇压:其中派出黑社会或罪犯在民间制造混乱,借此唤起民众对“军警”的依赖,乃借用香港警察在占领旺角及反修例运动期间的“成功经验”。选在夜间断网并迅速完成清场,则借鉴了泰国军方的“镇暴之道”。无独有偶,普罗塔谢维奇在明斯克被捕的前几天,人在海外却因“侮辱烈士”遭通缉的重庆青年王靖渝于迪拜机场转机时也遭逮捕,面临遣返,最后在当地美国领事的干预下才告放行。 另一方面,不同威权国家间,针对打击异见人士的合作也增加许多。除了上文所提俄罗斯和白俄之间合作打击逮捕异见人士;过去十年,泰国及部分中亚国家一直将申请政治庇护的维吾尔人遣返回国。5月初,有3名亲昂山素季媒体“缅甸民主之声”记者为躲避追捕逃往泰国北部,结果在清迈遭警方针对拘捕,面临遣返命运。尽管全球范围内的威权政体还做不到“大串联”,但类似剧本早已在地区层面展开。 当原本说不出口的“威权统治”,过去数年被裹上“善政”的外衣;“威权领袖为所欲为”,则被美化为“每个国家都能选择自己的的发展道路”。原本意识形态各异,主张五花八门的威权国家终于找到了可以合作的共同价值。我们终于还是要面对,那似乎早已终结的,又在过去二十多年懦弱回避的意识形态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