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历史博物馆开放的常设展览“香港故事”,在2020年10月18日晚上7点,暂时完成了它19年的使命。随着晚上7点闭关的到来,展览门外挂起了围栏绳,近百人举起了相机记录下这一刻,职员向大家微微鞠躬,宣布了这个陪伴了香港人19年的常设展,开始进行长达2年的翻新与改建,2022年会以一个新的面目再见。 然而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这是却是一场不会再见的告别。因为他们可预见的改建过后的“香港故事”,将面目全非,再不是香港人所熟悉的,那个讲述香港历史的展览馆。 “香港故事”占地7000平方米,展出逾4000件展品及750件文字说明,8个展区从4亿年前的泥盆纪开始,走过自然生态、民间风俗及历史发展,并以1997年香港回归作结。 每一个展馆都有极其生动的实物摆设,将香港本土历史和文化表现出来,逛2个小时完全不会觉得沉闷,甚至如果喜爱拍照打卡的网红,能在这里玩一天都不嫌多。戏棚、祠堂、电车、士多、饼店、发廊、凉茶铺、渔船…几乎每个展厅都有打卡点。 于香港人而言,“香港故事”是共同回忆,也是对本土历史的一个生动的启蒙课。 22岁的Ellen告诉我,这个展览,是从小陪伴她的伙伴。 “我已经不记得第一次来这里是几岁了,那时候应该是很小的年纪,只记得和妈妈一起来,她陪我坐在水上人家的船上拍照。” Ellen对这个展览熟悉至极,如数家珍,每一处都是回忆,“我最喜欢就是抢包山(香港长洲一年一度太平清醮的活动,参赛者爬上由包子堆叠成的山,抢夺最多的包子),虽然是香港土生土长本地人,但长洲的抢包山一直都没有去过。所以每次来这里看抢包山,都能看好久好久。” 我与Ellen约见逛馆的那一天是10月17日,闭关前2天,已经开始有不少市民前来送别,下午3点半,场馆外已经开始“打蛇饼”状排队,我们排了20分钟才得以入场。展馆内人流不断,职员一直举着“请保持社交距离”的牌子,提醒大家正在疫情期间,需要格外留意。 不过没有人注意到这些距离。父母牵着孩子,充当导赏员细细着说着香港的历史;白发苍苍的阿婆站在展品前仔细辨认,情侣们手拉手低声细语,结伴而来的年轻女子为同伴打卡… Ellen带我穿过人群,边走边说她与展馆的故事。她刚刚大学毕业,喜欢摄影,从事媒体相关工作。 “我记得中学时候刚买了第一台单眼相机,就是来这个展览馆拍照的。”她的语气充满了怀念,“还有戏台,我小时候很害怕那两个粤剧人物,因为他们会唱歌,我觉得好诡异。” 她在每一处都驻留很久,用相机记录。 “今日以后,就再也见不到她了,”Ellen的语气很伤感,仿佛与一个知交多年的老友告别,“据说重建会删减很多东西,不知道未来这里会变成怎么样。我只想尽量记录下来,就算这里改造得面目全非,至少我不会忘记她原本的模样。” 和Ellen一样,很多赶着最后一个周末前来参观的香港人,都对未来新馆的改建不乐观。李先生和太太带着年仅3岁的双胞胎女儿,两个女儿年纪还太小,对于各种历史知识感到迷茫,父亲给拍照时也不肯好好合作,一直在问:“几时走得呀?(什么时候能走呀)” 李太太却希望能尽量坚持带她们走完整个场馆,因为她相信以后肯定会删减很多东西。 “这个时候来闭馆,说要改动,是人都知道是想删改什么东西啦。”李太太说,“港英旗、还有殖民时代的历史不知道会保留多少,还有六七暴动的资料本来已经很少,到时候还会不会有也说不定。据说2层楼会削减剩1层,到时候谁知道会剩下些什么。” 根据近期Now新闻引述消息指出,自然历史部分将会大幅缩减。我在网上找到的《香港历史博物馆常设展览更新工程咨询会议内容摘要》中,也提及了大部分与会者同意删减自然历史部分。而1:1的20世纪初的旧街道,也很有可能会被拆除。民俗文化部分,也可能因为偏离“时光隧道”主题而被大幅更改,或者另做专题介绍。 目前展览以97年回归作为总结,翻新后会加入回归以后的事件,据传闻也会将会加强香港与边境地区的历史。 《明报》引述学者意见认为,现时展内至少4处介绍,指“香港是殖民地”或曾经历殖民地时期,而早前官方多次强调,香港在1970年代被联合国剔出“殖民地”名单外,教科书丶官方教学资源亦有修订,“殖民地”字句已消失;另外有历史学者认为,目前展览在讲述英治时期政治时,会介绍当时的政策,例如历届港督的标志作为,如麦理浩的“十年建屋计划”等;修改后或会削弱港英政府的贡献,强调内地对港贡献的描述。 关于对改建后的展馆,这位年轻的妈妈说自己还是会来参观:“开馆后,我肯定会来看,看看政府到底想让我们知道怎样的历史。也对比一下到底删除了哪些部分。”她说今日是特地带孩子前来,“虽然女儿还很小,看完肯定不记得,我们尽量拍多一点,留多点照片,等她长大以后告诉她,原来曾经的香港历史博物馆是这样的。” 不止是香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此抱有怀念,扎根在香港的港漂也有同样的情感。V小姐是2009年来香港读书的,如今已经拿到了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证,算是一个资深港漂。 “这个展馆是我认识香港本土文化和历史的第一站。”V小姐说,“那时候刚到香港没多久,是一个Local同学带我来的。本来还挺不屑一顾的,觉得一个小小的香港历史能有什么好展览的。但是看完了觉得香港人真厉害,能把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做得这么好看。” 她是读商科的,自认历史和文化的功底不是很深厚,但对“香港故事”非常欣赏。“其实香港的历史比起大陆很多地方来说都很单薄,但是这个展馆很有心,也很细致,逛起来完全不觉得闷。我也是从这个馆开始对香港本土文化产生兴趣的。” V小姐说自己当时参观完后,没过多久就遇到长洲抢包山活动,她立即跑去长洲体验了抢包山的气氛,觉得非常有趣。 因为香港近年来政局变动,V小姐说自己未来可能会离开香港。 她有些唏嘘的说:“或许这就是一场缘起缘灭吧,我来香港的时候,是因为这个展馆而爱上香港文化的。如今展馆没了,我也要走了。” 我提醒她展馆2022年还会重开,她轻轻的摇了摇头:“大家都知道,一切都不一样了。” 问及会不会担心“香港故事”重开后,会因为政治因素删减或者改写历史,V小姐不愿意就政治发表更多的看法,摆摆手走入了人群中。 那是星期六的下午四五点,人越来越多。而闭馆前一天的人流则更为惊人,康文署调查显示,10月18日入场人数为9800人次。 居住在土瓜湾的刘伯是历史博物馆常客,他已经退休,是一位博物馆爱好者,由于住得近,所以每个月都会过来逛一逛。他说:“平时哪有这么多人,尤其是平日,成日安静到拍乌蝇。现在知道要闭馆了,一窝蜂涌过来,所以人同物都是这样,‘失去’未杀到近身,都不懂得珍惜。” 阿多就是这样一个“未到失去都不懂珍惜”的例子。他带一只单眼相机,在拥挤的人群中捕捉香港故事最后的镜头。 这是他第一次来这个展览,也是最后一次。 “以前没来过,因为对历史和文化都没什么兴趣,今天才发现这个展原来这么多东西看。应该早点来,好好逛一逛。” 他对客家人的水上人家部分很感兴趣,希望未来的展馆能够保留这一部分内容。 坐在轮椅上的一位女士说,自己就在理工大学上班,但是第一次来这里参观,也是因为听说要闭馆了所以才来的。“之前总是觉得就在隔壁,随时能去看,但没有想到拖拖拉拉到今日才来。也没想到原来这么多东西看。”人多,她缓缓移动着轮椅移动,觉得便利程度不错,“没有特别过不去的地方。不过人真的太多啦,有点后悔没有趁人少的时候来。” 因为即将失去,才会倍感珍惜。 这一句话,说的是香港人对“香港故事”的感情,也许也说的是对香港的感情。 时值闭馆前夕,人最多的地方,并不是打卡热点的戏台、旧日老街或者日占时期1:1电车,反而是一面港英时期香港总督旗、一张前主席江泽民手捧“香港明天会更好”题词的相片更受欢迎。港英总督旗是人们怀疑未来会遭到删除的重点展品,而江泽民题词的照片则是更带有讽刺意义。 在最后一个展览的周日,许多人站在这张照片前打卡留念,有人用手机展示“光复”二字在“香港”二字前,有人比出“5.1”抗争手势(一手伸出5个手指,一手伸出1个手指,意为“五大诉求,缺一不可”),临近闭关前10分钟,馆内响起了抗争口号。 有人站在97回归那面倒计时牌前饮泣。 有人站在历任港督相前合影。 家长们对孩子的介绍中,频繁地叮咛:“你要记住呀,以后可能看不到啦。” 在“香港故事”的后记上,有这样一句话: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揭开香港历史新的一页。香港故事展览以香港回归做结,但这由香港人书写的故事将日复一日、年复年永远延续下去。 闭馆代表一段历史的过去,重开或许代表新的历史的诞生。 但未来历史由谁书写,我们不得而知。 临近出馆时,我又遇到了那位带着双胞胎的夫妇,李先生说:“我们来送香港故事最后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