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电了”:黑色幽默背后的惨烈后果 【A】欧洲的经济困境 本月中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德国反映企业生产成本的PPI(生产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45.8%;其中“贡献”最大的是能源价格,同比上涨近139%。至于拉动能源价格上涨的元凶,则是天然气:反应欧洲天然气价格的荷兰TTF期货价,在8月最高点时飙升至326欧元每兆瓦,是去年同期的11倍。 其他欧洲国家也面临类似的处境。除了挪威、荷兰等能源输出国,大部分国家7月的PPI升幅都在25%到40%之间,给企业生产带来巨大成本的同时,也令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 欧洲面对的处境和同样遭受通胀困扰的美国不同,美国的通胀来源是由于依然旺盛的市场需求。年初以来,全美零售消费月率除了在7月收缩0.4%,其他月份都维持环比正成长;至于反映市场信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也一直维持在50的荣枯线上,经济衰退尚未到来。因此美联储有条件通过加息的货币政策来打压需求、平抑物价。 至于欧洲国家的通胀,则源于能源价格主导的输入型通胀,无法直接通过货币政策政策舒缓。但在美元大幅加息的背景下,欧洲国家的资金必然回流美国,造成欧元、英镑等欧洲货币重贬。此时如果放任本国货币贬值,购买能源的价格会变得更高,令通胀进一步恶化;如果跟随美联储加息,那么本就脆弱的经济也会迅速进入衰退区间。在“两难”困境下,德国的PMI已连续三个月收缩,德意志银行也将欧元区2023年经济成长率预测,调低到-2.2%。 【B】中国:殊途同归 过去的这个夏天,不只是欧洲国家感受到缺乏能源的痛苦。在中国,四川作为水电大省,过去长期担任“西电东输”任务,很少出现缺电危机。但今年,当地连续三周出现持续40度以上高温,水电站因干旱几乎全数瘫痪,激增的冷气用电又令电网百上加斤。当局于是决定力保成都等大城市用电,对农村地区停电,仅有统计的中暑死亡人数便高达35人,实际数字远比官方公布为高。 尽管中国互联网上,常有小粉红用“来电了”嘲讽台湾频发停电事故。但过去两年,中国各地的“拉闸限电”无论规模还是持续时间上,都远比台湾严重。去年9月,中国东北地区首先开始“停民用电”,夜间红绿灯停用,城市一片漆黑的情况频现。拉闸停电情况很快蔓延到全国20个省,工业中心的广东省甚至需要工厂“开二停五”,令全球供应链陷入混乱,情况直到11月中旬,才得以舒缓。 中国和欧洲面对能源问题时可谓同病相怜。首先,两个地区的能源都高度依赖进口,在价格和供应上都受制于人。其次,两个地区都有极为庞大的工业能源需求,能源价格的些许变动都会影响产业竞争力。 最后,中欧都同时设立了进取的环保减排目标:带来的后果是欧洲拆除了大量核电站,大幅减少煤矿开采,结果能源结构进一步依赖天然气和它背后的俄罗斯。而在中国,当减排被列入地方政府考核标准后,为达到“双控”(控制能耗和总量强度)目标,民生和产业用电需求都成为可牺牲对象,想拉闸时就拉闸。 到此,我们已认识到了“能源危机”的可怖,那么在接下来的冬天或一两年时间,欧洲和中国的能源问题会愈趋恶化,还是逐步舒缓呢? 欧洲人还能过冬吗? 【C】细看欧洲能源结构:能源种类 或许是因为历史上沙俄对拿破仑的反攻,又或是苏联对纳粹德国的反击,都发生在冬季,导致不少人认为“冬季”是俄罗斯的天然加持。很多亲俄人士都在鼓吹:俄罗斯有机会在冬季发起战场反攻;或是欧洲国家会因为冬季的寒冷,向俄罗斯屈服,恳求俄罗斯恢复天然气供应。 这样的想法天真得可爱,但在解释具体原因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欧洲诸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到底有多深。 当前欧洲的能源,主要分为石油(34.5%)、天然气(23.7%)、煤炭(11.5%)、核能(12.7%)、再生能源(17.4%) 五部分,其中后两者不存在进口和对外依赖问题。而在化石能源中,尽管欧洲国家接近三成石油和煤炭由俄罗斯供应,但由于这两种产品运输相对方便,只需要一般散货轮或油轮就可载运,价格上也相对“全球统一”,因此不存在“卡脖子”问题。欧洲国家只需要向美国、加拿大、中东、澳洲等主要石油或煤炭输出国追加订单即可。 但天然气是个例外。作为气体,天然气一般通过点对点的管道运输,等于将生产国和消费国直接绑定。即使后来液化天然气(LNG)技术逐渐成熟:但运输过程不仅需要专门的LNG货轮,在欧洲岸边还需要建立专门的接收站和储存槽;还有,从岸边接收站到内陆的工厂、发电厂之间的管道也需要额外铺设,以上每一项都令转换卖家面临困难。 所以和石油不同,天然气不存在统一的全球市场和国际公价,而因地区有显著差异。正如上文提到的,由于俄罗斯频繁切断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今年最高峰时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同比上涨了11倍。但北美天然气期货价格,同期却只翻了2.3倍,差距悬殊。 【D】细看欧洲能源结构:地域 谈完了能源种类的差异,我们再来看左右欧洲能源结构的地理因素。我们大致可将欧洲分为四部分:1989年之前的东欧共产主义国家、能源自给率高的北欧和英国、其他西欧和南欧国家,以及德国。 大部分东欧国家(包括部分前苏联成员国)冷战期间,都服从苏联领导的“经互会”结果:苏联提供廉价能源和原材料,在这些国家进行生产,产品再销往整个“社会主义大家庭”,因此便有了遍布东欧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而当时中立的奥地利和芬兰也因同苏联关系良好,分到廉价能源的一杯羹。这样的遗产延续至今,诸如保加利亚、北马其顿、捷克等国对俄天然气依赖度都在八成以上,甚至接近100%,在今年受损最严重。 至于西欧和南欧国家,尽管部分天然气源自“价廉物美”的俄罗斯;但由于这些国家大多临海,直接进口来自中东和美国的石油或LNG更符合经济效益;至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法国,更有强大的核电工业。因此他们无论是对天然气,还是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都相对较少。 之所以将德国单独列出,是因为德国是几乎是唯一一个,在冷战后大幅度增购俄国天然气的非东欧国家。这一政策始于前总理施罗德,他一手推动了直接连接俄罗斯和德国的“北溪”输气管道,退休后作为普京座上宾,在俄罗斯石油公司收高额俸禄做董事,俄乌开战初期还在游说德国政府,不应该给予泽连斯基太多支援。 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并扶持顿巴斯武装后,接任的默克尔非但没有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反而继续推进“北溪二号管道”,试图将俄德间全部天然气运输,绕开“麻烦”的东欧国家。更把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存度,提高到史无前例的水平。施罗德和默克尔想的或许是接纳俄罗斯进入西方社会,或通过经济上的“强绑定”避免普京做出战争等过激行为,但正如现任德国总理舒尔茨所言:“德国以前对俄罗斯的所有政策都是错误的。” 稍作总结:欧洲的能源问题并非“铁板一块”。最顺遂的当然是挪威这些霸住北海油田的能源输出国;较顺遂的是那些以核能、煤炭、石油为主要能源来源的国家,他们大多位于南欧和西欧;而受影响最深的,则是冷战时期和俄罗斯深度绑定的东欧国家,以及战后“自投罗网”的德国。 【E】欧洲能熬过冬天吗? 回到本章开始的问题,欧洲能挺过这个冬天吗?答案是肯定的。众所周知,普京在开战之后切断了多条通往欧洲的输气管道。早在二季度时,欧盟诸国为防止普京搞“燃气讹诈”,便商定要在冬天来临前,将天然气库存升到至少80%。目前,冬天还未正式到来,几个天然气用家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的库存量分别达到86.1%、93%、83.1%,算是超额完成任务,足够应付冬季需要。 事实上,8月的天然气价格大涨,便是由于欧洲国家担心俄罗斯会随时关上阀门,为了在冬季到来前满足储量要求,加大购买量而导致的。在本文截稿当天(9月24日),欧洲天然气价格已比最高峰的8月下跌近一半之多,报185欧元每兆瓦。而根据高盛预期,天然气价格还可能在未来6个月内,再下挫50%。 然而,熬过了这个冬天,并不代表可以摆脱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目前以德国为首的欧洲国家正从三方面跟俄国能源“脱钩”:(1)一方面重启或延役因环保疑虑而废止或暂停的燃煤电站和核电站,减少天然气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2)另一方面,对于那些直接使用天然气的场景,例如化工厂和家用取暖,欧洲国家也在加紧建设LNG接收站、增定LNG货轮;(3)最后,欧洲国家也加强向美国和加拿大施压,要求后者逐步增产天然气,以代替俄气。但以上措施若要见效,都需要最少2年的时间。 目前,俄罗斯和欧洲之间的三条主要管道:“北溪一号”和“亚马尔管道”都已完全切断,唯一的“友谊”输油管道则讽刺地需要经过乌克兰。总体来说,现在每日天然气输送量只有战前的四分之一,从4亿立方米下降到如今的1亿立方米。至于来自海外的LNG供应,则增加了大约1.5亿立方米/天,换而言之,还有约1.5亿立方米的缺口尚未补足。 未来两年,除非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令需求暴跌,不然欧洲的天然气价格还会维持在高位,而且可能随着俄罗斯对阀门的开开关关,不可避免陷入波动。那么,两年后呢? 一场有期限的能源危机 在上文中笔者提及:相比煤炭和石油,天然气先天不易海运,大多依靠固定管道输送,因此通常生产国和消费国会被绑定。这意味着:如今德国等买家寻找替代品有多痛苦,未来俄罗斯寻找新买家就会有多痛苦。 今年6月开始,俄罗斯就因为对欧洲断供,平均每天要在俄芬边境的转运站,烧毁将近450万立方米,价值近1000万美金的天然气。但由于能源价格的疯狂上涨,即使俄罗斯开战后,石油和天然气出口量分别下降25%至50%,总利润还是增长了三成之多,成为了战争机器的绝佳润滑剂。 但这样的状况并不可持续。两年后,当欧洲国家彻底抛弃“俄气”,理直气壮地开始推动对俄能源制裁后,失去近八成市场的俄罗斯,还能把天然气卖到哪里? 很多人可能会说中国。诚然,目前在中俄间存在一条名为“西伯利亚力量”的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海兰泡经黑龙江黑河接入中国境内。到2023年全线投产后,这一管道每年可输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这一数字固然十分可观,但即使管道全年满负荷运作,其所增加的供应量,也只能代替大约7%的对欧天然气出口。 除此之外,俄罗斯和中国间仍有两条“计划中”的天然气管道。分别为经新疆入华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和中线的“中俄蒙天然气管道”。中俄两国从本世纪初便开始讨论建设这两条天然气管道,但由于双方在价格和能源战略上的分歧,始终无法达成共识。即使如今双方放下“前嫌”,迅速开展建设,最早也只能在2024年动工,并在2032年全线投运。 事实上,让中国代替欧洲成为俄罗斯天然气的倾销地,只是莫斯科的一厢情愿。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能源进口国,中国十分重视能源结构的多元化。以石油为例,中国近半石油来自中东,余下的五成则分布非洲、俄罗斯、巴西等国,大致同各国产量的比例相当。 而在天然气方面,由于中国的制造业中心大多分布在南方沿海地区,因此LNG依然是进口大头,占总进口量的65%。而来自陆地管道的天然气只占35%,其中大部分来自土库曼斯坦,而非俄国。未来数年,伴随全球经济下行和中国成长趋缓,可预见中国(尤其是多用管道气的北方地区)不会有突然增加的能源需求;除非发生战争和封锁,来自海上的廉价天然气供应也不会断绝。那么,又怎能指望中国代替欧洲吃下俄罗斯的天然气份额呢? 石油和天然气收入将占俄罗斯国民总收入的36.7%,是俄罗斯和前苏联的绝对“命根”。上世纪70年代,苏联便趁石油危机快速扩张军备,在跟美国的对峙中取得上风;等到能源价格下跌的80年代,苏联外债和财政问题便迅速恶化,不可避免导致后期解体。至于普京上台后,俄罗斯的“黄金时期”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千禧年头十年国际能源价格的飙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即使在冷战时期,苏联同西欧国家的能源贸易都不曾断绝。但按照欧盟计划,2024年之后欧洲国家将全面摆脱对俄气依赖,即使其中有像匈牙利这样的 “反贼”持续进口,其用量也无关大局。如此严厉的制裁将是俄罗斯乃至前苏联都不曾遇见的,即使莫斯科把天然气价格打到骨折,由于缺乏对外运输渠道,相信相当于如今产量一半到六成的俄气,只能被白白烧掉。 或许到那一刻,普京和支持战争的俄罗斯人,才会感受到尼古拉二世的绝望。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