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播综艺《脱口秀大会》近日迎来节目高潮,决赛于近日刚刚播出,其中因讨论男女议题而自去年起就处在风口浪尖的脱口秀演员杨笠,最终于比赛中取得第6名。在比赛期间,她和节目中其他女性脱口秀演员对性别议题的谈论,时不时在中国网络上引起热议乃至惹来攻击。 而同样在最近,台湾单口喜剧界也因为脱口秀演员龙龙和老K之间的争执而引爆一场争议。因推出语言节目《博恩夜夜秀》而为人所熟知的娱乐公司萨泰尔娱乐,邀请龙龙出席该公司出品的喜剧节目《炎上Burn》,节目形式为不同艺人之间互相戏谑吐槽,类似美国的《 Roast》或中国的《吐槽大会》。节目结束后,龙龙向媒体控诉,称萨泰尔旗下的演员老K违反双方事先商议不提及龙龙身为喜剧演员的前男友的约定,在表演中脱稿演出,调侃龙龙的上一段恋情;而在龙龙与老K和萨泰尔交涉之后,萨泰尔向龙龙致歉,并且对老K留职停薪,但老K对此有不同看法,认为自己并未具体指涉龙龙的哪一任前男友,随后于老K与其他喜剧演员东区德等人的连线中,东区德更说出诸如龙龙是否因为被该前男友“X过”才“性格扭曲”等侮辱话语。 事件在喜剧圈形成争议,后来卷入越来越多的艺人,老K同公司的曾博恩、和龙龙同个经纪人的艺人郑家纯、关注事件的YouTuber呱吉等人也纷纷表态,卷入战火。事件最后以龙龙的经纪人和郑家纯反水开直播批评龙龙后期不依不饶、假哭等,认为龙龙后来对外声明的内容未与经纪公司达成共识,而与龙龙解约切割。 原本似乎是两名脱口秀演员之间的私人恩怨,但因女性身份、女性私生活等议题涉及其中,龙龙更以“性羞辱”指控对方,最终牵动大众情绪而引发性别相关争议。 我个人觉得,整件事情以如此闹剧的方式结束是有点可惜的,这让其曝露的问题没有机会好好地被进一步好好的讨论和检视:虽然单口喜剧被认为是一项冲撞权威的表演艺术,但要说喜剧圈的性别意识有多进步,大概也未必。 脱口秀,或曰单口喜剧(stand-up comedy),粤语称为栋笃笑,这种表演起源于西方,最早可能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的美国。事实上,单口喜剧并不总是嘲讽权威的。当时黑人等弱势族群常被作为嘲讽的对象,因而单口喜剧甚至被批评为一种有种族主义色彩的表演。而随着时代改变,现代的单口喜剧,在西方社会则逐渐有了尊重言论自由和个人主义的意涵。在美国,出色的单口喜剧演员会被邀请到白宫记者协会餐会表演,嘲讽在场的权势者如政治人物和媒体,包括美国总统。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单口喜剧常涉及政治、种族等题材,因此演员也有左右之分:左派的喜剧演员比较倾向利用笑话来作为对社会不公义的控诉,如Trevor Noah;右派的喜剧演员则总是对过度强调政治正确的风向做出强力反击,如Greg Gutfeld(当然他更多是一名主持人)。必须承认,在注重艺术进步的西方娱乐圈,大多数广为人知的单口喜剧演员都是左翼的,甚至有文章讨论为什么没有没有右翼的喜剧演员。 在华文世界,最先受到西方启发而流行起单口喜剧的是香港。早在九十年代,黄子华的梗笃笑就红极一时,他在1997年香港回归之前的专场演出《秋前算帐》探讨和想像回归之后的种种议题,不只有娱乐性,也有非常发人深省的政治哲学性。但香港的单口喜剧也随着香港言论空间的丧失而逐渐萎缩。在中国和台湾,单口喜剧大约在过去数年才慢慢开始流行。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单口喜剧只停留在英文圈子里,并没有扩散到华文社会。 单口喜剧的基本形式是一个人在台上演讲,但后来也被发展出其他形式,如Comedy Central频道的《Roast》,就变成一群喜剧演员在台上互相吐槽,后移植到中国就成明星互相开玩笑的《吐槽大会》,在台湾则有这次出事的《炎上Burn》。 性别是单口喜剧很常触及的题材。因为首先地球上绝大多数人类,无论是生理构造还是性别认同不是男就是女,性别差异人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能体会,作为笑话非常容易引起共鸣;也因为在一些言论紧缩的国度,政治不能讲,种族不能提,但性别相关的讨论非常难以禁止。以性别为主题的单口喜剧,很容易就成为弱势群体反抗霸权的出口。性别不平等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因此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亚洲,都有女性喜剧演员以性别为题做出对男性父权沙文主义的控诉,而得到很大的回响。美国喜剧演员Whitney Cummings、Michelle Wolf 、Hannah Gadsby等人,都在作品中讨论了大量的性别议题。 但在相对西方性别更不平等的亚洲,这么做会招致父权社会巨大的反扑。最好的例子是中国的杨笠,在《脱口秀大会》一段颇为中肯的“男人明明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的评价,却引发部分男性喜剧演员和网民大爆炸,对她攻击和抹黑,甚至发出死亡威胁,使她必须避避风头。杨笠得到的一些产品代言,也因为大量涌入的男性恶评而失去。待到杨笠重新复出时,言论尺度和炮火已经明显收敛。 龙龙在台湾喜剧界也是以女性视角的内容窜起,不但吐槽男友,也不讳谈性,其演出专场的卖票能力可以说是仅次《博恩夜夜秀》的主持人曾博恩。在表演中,她曾提及将直男和gay对待他人的细腻程度作对比,得出“直男,白目”的结论之后,收到了不少直男网民的私信批评,认为她抹黑直男。而在与老K的争议之后,就有男性喜剧演员拿她生气的事情做梗,批评开不起玩笑,甚至将她比喻为“中国共产党”,指她对言论自由有“双重标准”,但却对东区德和老K在直播时开的性玩笑忽略不提。 龙龙、杨笠等事件折射出来的事实,也许正是单口喜剧虽然在理论上、社会印象中应当是讽刺权威的,但实际上这个领域的从业者的意识,至少是性别意识,并不会比整体社会更进步。喜剧圈中的性别问题,事实上恰恰是整个父权社会的反射。 在当下,单口喜剧仍是一个非常男性主导的场域,世界范围内的表演者都以男性为主,收入最高的喜剧演员也大多是男性。在新时代进化后的父权社会,对女性的一种新式箝制方式,是在每一个领域中都再划出一个“女性专属领域”,以供女性在其中活动,但并不鼓励女性参与一般性公共事务的发言。最好的例子,就是各个政党中的“妇女组织”。在中国,像杨笠等女性演员的粉丝和支持者多女性为主,变成某种女性群体在父权喜剧场域的代言,而没有得到人数更多的男性群众的支持;脱口秀刚刚进入大众视野的早年,女演员经常被提问把自己的水平与其他女脱口秀演员比较如何,而非放到整个行业与所有演员比较;在比赛环境中,当有女演员上场,整个对阵氛围常常鼓励同由女性演员迎战。即使在西方,女性喜剧演员的题材也多专注在性别议题,相对较少以一般题材如政治和族群关系等作梗。这不一定是因为没有女性喜剧演员愿意去深耕这些题材,更多是市场本身的钳制。从这个角度而言,女性喜剧演员的人数比例和发声力道,无论在西方还是亚洲,恐怕都比女性政治人物还低。 单口喜剧行业在性别议题上的暴露的种种问题,由这个行业的两个特点决定:单口喜剧领域首先是一片公共表达的言论空间,同时是一个以市场为主导的产业。在这个市场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受众,都是强势者(男性)比较多。因此作为市场的自然反应,在一个没有言论规范的公共表达空间里,弱势群体反而更容易成为被嘲讽的对象,就像单口喜剧诞生之初的黑人一样。 喜剧圈的性别问题是整个父权社会的折射,因而回答要如何改变行业的现状,就像回答如何“实现平权”,男女如何在一般事务话语权平等的问题一样,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落实到单口喜剧行业,我个人觉得这是如何拉近双方资本差距,如何为弱势赋权的问题。长远来说,行业需要有更多女性表演者,女性观众,女性议题,也需要扩大女性表演者的题材范围。但相对于其他艺文形式,脱口秀要走在观众前面是最难的,因为不像电影或文学,部分艺术家有一定空间,可以做自己要做的题材,不大理受众,脱口秀有没有人要看、观众由没有笑,很直接。同时,脱口秀也往往不被视为一种“艺术”,不受政府的艺文补助,因此更市场机制化,就不容易走在市场的前面。从龙龙事件的舆论风向、杨笠的争议可以看出,就如同很多男性主导的艺文领域一样,单口喜剧行业要在性别议题上取得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原本作为政治情绪出口的单口喜剧,其女性演员的处境和言论空间却取决于一个社会的父权程度,这本身恐怕就是最讽剌的玩笑。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