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卢斯达:“咁靓嘅嘢一下子无晒,真系唔抵”
——港片中的“未世焦虑”
跟一名山东人谈起香港,对方问:“在香港住是不是经常会见到明星?”
其实并不如此,但这比起香港“很多乱港份子,很乱”、是“播毒缺口”等印象可爱得多,也揭开了中国人印象中香港和“明星”、“电影”等名词的关联。即使中国现在已经有很多自己的明星,但“港星”仍是一个分类,“港片”的辉煌似乎亦被他们认可。
大学时读“香港电影”这堂课,讲到香港出产电影最初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初,香港走出日治重光,邱吉尔拒绝蒋介石要求香港马上“回归”,英国回来了,但因为地缘问题,香港旋即卷入国共内战。香港人口短期增加了 150 万,然后亲民国的九龙爆发了“九龙骚乱”(双十暴动,1956)。60 年代中国爆发文革,香港左派也和应而在本地发动六七暴动 (1967 )。长达十几年,两股中国力量的仇杀和较量也在本地展开。
战后香港电影就像其他文化事业,亦是亲民国和中共阵营双方的竞争平台,各自进行着宣传战。六七暴动的城市战争持续了半年以上。现在人们对自身历史的共识大致上却是:这场灾难造就了香港近代的共同体雏形。若干年前在香港访问经历过那时代的评论家李怡,他回忆:
当时共产党在香港搞暴动,要反港英政权,港英当时不认为他们会得到香港市民支持,(因为) 他们觉得香港大部份人都是中国人。英国人不太管本地人的,《大清律例》准你纳妾,没所谓的,因为你们是中国人;中国老板刻薄员工,也没所谓的,何必搞什么最低工资集体谈判权;贪污就更没所谓,中国人就是贪污的嘛。所以英国人从来没有一个好好管治的意识,直到 67 暴动,港督戴麟趾写给英国的信说,想不到 (港英政府) 会得到香港市民那么大的支持……
……但当时大家都恐惧,共产党要强攻,香港是抵挡不到。中国外交部当时给英国最后通谍,72小时内要释放几个他们的人,否则就会采取激烈行动,《人民日报》当时已经说出口,要收回香港。当时我还在左派,听到好兴奋,解放军要来了,结果英国没理会,中国最后就派红卫兵去烧英国的驻京机构,但没有攻打香港……那就是‘冇料到’啦,世界上最有威胁的事情,就是引满不发,但中国当时‘发到尽’,原来都是冇料到,那香港人就觉得,香港可以继续住下去,值得耕耘喎。
所以六七暴动真是很重要,现在我们讲麦理浩时代,其实很多事情由戴麟趾已经开始,已经启蒙,开始有初阶的本土意识。到1979年,中国通知麦理浩要收回香港,接着中英就开始谈判,香港的政治话题才由关注中国和台湾,变成关注香港前途,当时我们的杂志也是最关注中英谈判。
香港就此由一个中国难民社会,慢慢萌生自己的想法,觉得此地“值得耕耘”。“香港”的概念边界开始升起,之后慢慢透现于电影之中。自从有了初阶的本土社会,世界局势也有冷战援和、中美友好、英国改革香港成功等等因素,整个社会进入很多人今天仍怀念的相对宽松环境,但无数这个时期的港片却由焦虑、死亡宿命、香港毁灭甚至疯狂等灰暗主题贯穿起来。麦理浩统治之后的香港,在印象中理应欣欣向荣,经济飞速上升,出现了中产阶级。人们一直很满意,这是我们一般获得的印象。
中产的前身可能是大学生。即使到了我们这一代 (90后) 入大学时,仍能从传说或历史中知道以前“大专学界”曾经有“四仔主义”:一个“大学生”的人生四大理想:置业、结婚、驾车、养狗。无数穷人获得发挥机会,成为了社会贤达的预备军。那是 70 至 80 年代的事。
但在电影世界,“战后荣景”却可以非常混乱和危险,人们充满怒火。1980 年谭家明导演的《烈火青春》,以冲击性影像讲述几个香港青年的浪荡 (性) 生活,各种自由交友最后令众人卷入“日本赤军前男友”的恐怖主义寻仇,大家暴力厮杀收场。很多人看完会表示“我究竟看了什么”,但可能电影真的很想强调这就是烈火青春,他们中途夭折了,没有得到“四仔主义”中的任何东西。
1979 年麦理浩知道中国有意收回香港,两国开始谈判直至 1984 年 12 月 19 日签订《中英联合声明》,触发了一波移民潮。尝试摆脱六七暴动而形成的“初阶本土社会”,还未经过完整的一代人就面临两个国家在远方决定自己命运的处境。在这些年间出产的很多电影,以及受此波及的后继港片,都在这种大背景之下酝酿和制作,并成功,成为“全球华人”的共同回忆。
吴宇森导演的《英雄本色》(1986) 有那么一个香港夜景:“真系估唔到香港嘅夜景咁靓,咁靓嘅嘢一下子无晒,真系唔抵”,一个悲观的预告,但一时弱势没有夺去他们的志气。人们感受过人生逆境,就会被它的情怀打动,所以《英雄本色》的魅力几乎是 timeless。
你想要豪华大宅,但也许明天就要坐牢。林岭东导演的《监狱风云》(1987) ,讲述了一个好人蒙冤入狱,最后虽然成功出狱,但在折腾中也失去了纯真的故事。由周润发扮演的不合作份子,也成为监狱领导高压权力失控下被迫反抗的牺牲者。法律不公道,主角是为保护他人而误杀古惑仔的知识青年,他被投入监狱,观众也跟着他的脚步预演了“正常生活”的突然崩解,人们被抛入一个慢慢敌对他们的极端环境。《监狱风云》也是 timeless,因为这样的处景任何人都会遇到。
进入世纪末,香港经济上是“鱼翅捞饭”的年代,但 1997 年的回归已经确定,要移民的本地人也早就作了打算。港片在 90 年代便逐渐发展出“赌片宇宙”,当中穿插了很多人已经对具体、常规改变香港未来的尝试绝望,进而奢望一朝“赌赢”逆转胜把香港赢回来的心态。人们甚至可以说后来出现的“揽炒”滥觞自赌片,那是一种赌博策略,带着危险而且也认知到自己的巨大劣势。当然赌输了的话就是自我毁灭。所以香港人在电影中经常赌,但在攸关公共的问题反而是不赌的。
90 年代的周星驰电影则出现了另一种特殊现象:主角靠“闹交”吵赢了对方,从而把局势反转。你甚至可以把《九品芝麻官》(1994) 的“闹交对战”视为对 80 年代中英来回谈判的解构和戏谑,最后妓院的女人被他闹得七孔流血退散,这种技术甚至令主角把敌对而后台更硬的公公锁死在某种官僚程序困境。
很多表面上是搞笑片的周星驰电影,其更深层的吸引力是角色都尝试颠倒权力,人们或许会渴望自己能够靠话术讲赢对方——即使对方可能是康熙皇帝。
回归前夕,刘镇伟和周星驰交出了《回魂夜》(1995),以压抑和恐怖的纷围描述了一场发生于香港公共屋邨的困兽斗,镜头编排也力求令观众体验短暂的幽闭恐惧症。所有人都被“时间”和“等待”所折磨,在电影中便是厉鬼回魂的那个时刻。一般人就像几个大厦管理员,只是碰巧卷入事件,却预先知道了事件 (而一般良民住客则懵然不知),进入了惊吓体验。两年之后香港就回归了。《食神》(1996),安排了食神由仙界跌落人间,再由一个有钱人沦落到行乞。也许,香港作为往昔的神仙,要跌落人间。
90 年代一系列王家卫作品,对时间、身份何其耽美。香港电影人跟其他港人没有分别,心心念念都在这个前途不明的城市“以后将会怎样”。1998年的《玻璃之城》充满了英殖情怀,但也明显暗示了香港某种繁荣的不可持续性。
回归前最后一年,擅长拍商业言志片的邱礼涛导演的邪典剥削片《伊波拉病毒》(1996) 上演,讲述了底下层中年逃犯“阿鸡”由南非返港香港散播伊波拉病毒,最后被警察围捕死亡。故事后段港警一身化武装备上阵捉人,貌似科幻,但那阵仗这一年半载的香港也十分常见了。阿鸡知道自己带有致命病毒而不受影响,就刻意四处传染其他人,要“防疫揽炒”,已经展现了低下层被压迫到极点,便会想到“回归于尽”。
这部片甚至一样玩起“开放式结局”,阿鸡被杀,但结局是病毒始终传播开去。那个电影完结之后的香港,是如何都会变成疫埠,只是时间问题。作为意外得到“传播力量”的阿鸡,开始了一种低下层边缘人向主流社会的复仇之旅,最后主流社会摘除了这个带来混乱的威胁,但香港在大部份居民知觉之前,更大的危机已经来临。
经济金融危机、SARS病毒。香港电影业在世纪之初,不是开展光彩新一页,而是一沉百踩,开工不足。《无间道》的诞生其实是一个资本里面产生的港片再投资计划,它获得超额巨大投资是由于当时有一个沙士疫情令电影市场全面萎缩的大背景,有一个希望复兴港产片市道的战略。把它视为港片的一个阶段而不是单独作品亦不为过。
《无间道》三部曲 (2002-2003) 把警匪卧底题材延伸为一个暗喻香港人身份错乱系谱的故事,也涉及体制对自身信仰的瓦解。身份归属的自相冲突,一切仍归结到回归带来的创伤。最后观众发现,警察内部还有很多黑帮培养的人,“刘 sir”在大事发生后尝试洗底失败,新的体制不再接受他,被更高力量 (保安局和代表公安的沈澄) 制裁,在《终极无间》受尽身份被揭发的焦虑,苦不堪言,最终陷入疯狂。
这给人们留下弦外之音:(香港) 内部的平衡已经被打破,制裁了“坏人”的警察,忠诚却是未知。
杜琪峰导演对那个伤痕体系的“回应”是《黑社会》上下集 (2005-2006),以黑帮最后被国家收编的结局写完一部不只关于黑帮的巨型史诗。黑帮作为反常的存在,最终步入失去“自主性”的宿命。从中人们联想到,一个曾经反常、激情、自由的香港终将消逝的想像。
政治惊悚片《寒战》前后两部 (2012-2016) 自然建构了没有黑社会的世界,暴徒已经肃清,但社会马上会爆发新的危机。电影中的危机来自警队内部,以及内部恶性竞争,而“腐败”已经深入警界、高官、司法界,形成了一个深层强力集团,诸如此类,甚至直白安排角色说出“你这是司法干预立法”、“现实政治有很多潜规则的嘛”等对白。
这种广泛的“未世焦虑”最终在 2015 年的电影业界内部产生了《十年》(2015) 拿到金像奖最佳电影的结果。
港片在社会意义下,可能分为这一年前和这一年后。《十年》本身就是一个关于“香港毁灭”的预言,而且尝试把多个世代想像中的“末日”具体模拟出来。一个曾经反常、激情、自由的香港终将消逝的想像。香港人开始正面了解自己正身处怎样的劣势,那劣势已经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可用笑片的调调来遮瑕。或多或少,人们开始正面望向那不愉快的现实。
第 28 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最佳电影是郑保瑞导演的《智齿》(2021),里面的香港是个强对比黑白的巨型垃圾岗。港片其中一条关于自身的线索,是由想像“毁灭”开始,之后临摹它,最后亲身目击它。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