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全世界的有识之士都会出来庆祝一番,借机宣传环保理念。地球日的英文叫做“Earth Day”,这个Earth既可以翻译成地球,又可以翻译成土地,这一点很容易让人误解,以为地球是个由泥土组成的星球,地球日保护的就是人类生活的这片土地。 但是任何一位宇航员都会告诉你,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地球是蓝色的,地球表面积的71%是海洋,生物圈总体积的95%以上是海洋,地球生命诞生于海洋,人类的祖先也来自海洋,对地球气候影响最大的是海洋,地球最后的边疆同样是海洋……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海洋都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没有之一。地球应该改名叫海球,地球日应该改名叫做海球日才对。 海洋到底有多重要? 海洋到底有多重要?我们先来看几个数字吧。如今世界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无疑是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导致的全球变暖,海洋吸收了人类活动新增二氧化碳的30%,消化了人类活动产生的多余热量的90%,其总量大致相当于每秒钟在海里爆炸7颗广岛原子弹!另外,很多人认为亚马逊热带雨林是地球的肺,其实这个头衔应该让位于海洋才对,因为海洋生产了地球上50%的氧气。如果没有海洋的话,地球将会变成火星或者金星,两者都不适合人类生存。 海洋还是人类经济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目前全球海洋经济的整体规模大约为1.7万亿美元,其中规模最大的部门就是海洋石油钻探,每年产值高达8300亿美元。往下排依次是海洋设备制造、海洋渔业和远洋运输,其中后者占到全球贸易总量的80%以上,可以说正是海洋保证了全球化能够顺利进行。 另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统计,全球约有40亿人口居住在距离海边不到100公里的沿海地区,其中约有3亿人几乎完全依赖海产品作为蛋白质来源。如果没有海洋生物的话,这些人就得饿肚子。 虽然海洋如此重要,但人类对海洋的重视程度却远远比不上陆地。仅举两例: 第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于2010年在日本爱知县召开的COP10大会上制定了大名鼎鼎的“爱知目标”,总共20项目标里仅有两项专门提到了海洋,分别是保护珊瑚礁,以及到2020年时保护全球10%的海洋面积。 第二,2022年在蒙特利尔召开的COP15大会第二阶段会议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协议》,提出了到2030年保护30%地球表面积的所谓 30×30目标,比爱知目标更进了一步。但这份长达15页的协议文本只有5处提到了海洋,而且大都是泛泛之词,没有任何一处涉及到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极大的非法捕鱼、塑料污染、工农业废水排放和深海采矿等行为。 陆生的人类对海洋生物的处境缺乏共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很大原因就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空气有着非常大的不同,而我们这些习惯了陆地生活的人类很难对海洋生物感同身受,保护海洋因此而成为一句空谈。 举例来说,水是声音传播的极佳介质,却对电磁波很不友好,所以光线在水下衰减得非常快,一般潜水爱好者通常只能看到水下10米深的地方,再往下就是一片漆黑了。人是视觉动物,人类对于自己看不到的海洋生物缺乏爱心,也不明白它们对于维护海洋的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理,人类对于水下噪音却充耳不闻,根本没有意识到远洋货轮的螺旋桨和声呐探测设备产生的噪音对于海洋动物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全球频发的鲸鱼海豚等高级海洋生物搁浅自杀事件,很大程度上就是海洋噪音所导致的行为异常。 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对空气污染十分敏感,海洋生物则对水污染同样敏感。但人类没有意识到的是,空气污染只会让人生病,而工农业废水的排放对于海洋生物来说很可能是致命的。因为废水中含有大量营养物质,会导致海藻过量生长,遮挡阳光,杀死那些完全依靠阳光生活的珊瑚礁和海草床。 雪上加霜的是,死亡后的海藻沉入海底,被生活在那里的细菌消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大量氧气,将会导致相关海域成为缺氧的“死区”。缺氧往往最先发生在海洋的中层带,即海平面以下200~1000米的区域内,因为这里通常是海藻分解的地方,而光合作用却又微乎其微,也没有来自空气的补充。但是,大多数商业捕捞目标鱼种的栖息地也正好处于中层带,缺氧可以杀死这些鱼类,所以人类随意排放污水的直接受害者恰恰是人类自己。 过量二氧化碳还能导致海洋酸化,这可比陆地上的酸雨厉害多了。海洋生物的壳(包括珊瑚礁)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如果海水酸度太高的话,碳酸钙会被溶解,这些动物自然也就活不成了。海洋鱼类虽然没有坚硬的外壳,但鱼的耳小骨也是由碳酸钙组成的,海水酸化会影响鱼类的听觉系统,后果同样很严重。 数据显示,全球海洋的平均pH值已经从工业革命前的8.2降到了现在的8.1。这个降幅看上去似乎很小,但因为pH值不是线性的,而是对数值,所以这0.1的下降相当于海洋比过去酸了26%,这是个相当大的变化。另据权威机构的预测,如果人类再不努力减排的话,到本世纪末时海洋pH值将再下降0.3~0.4,后果不堪设想。 地球最大“恒温器”快失灵,海洋升温将带来巨大灾难 当然了,过量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危害肯定是增加了温室效应,使得目前地球大气的平均温度比工业革命前增加了1.1℃。这个增幅看似也不大,但考虑到工业革命前的地球大气平均温度只有14℃,这个变化就很显著了。 这1.1℃的升温对于海洋的影响要比空气大得多,因为水的比热容(温度升高1℃所需热量)要比标准状态下的空气大4倍。如果换成同等体积对比的话,那么海水的比热容更是要比空气大上数千倍之多!正是因为水的比热容非常大,所以海洋才能成为地球的恒温器。如果这个恒温器不工作了,那么地球也就保不住了。 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最新公布的数据,全球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在2023年3月17日这天创下了新的历史最高纪录。之前的记录是在2016年3月7日创下的,那天的全球海洋表面平均温度比20世纪的平均值高出了0.8℃。可问题在于,2016年是个强厄尔尼诺年,而厄尔尼诺现象本身就会导致海洋温度上升,所以那个记录并不奇怪。但2023年春天的地球正处于拉尼娜年的尾声,此时海洋表面温度本应相对较低才对,因此这个新纪录预示着地球海洋的升温速度越来越快了,海洋这个恒温器就快要失灵了。 水不但比热容比空气大,导热性也比空气好很多,这两个特征使得海洋动物既不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水温(因为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很小),也没必要努力维持自己的体温(因为这需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所以绝大部分真正的海洋动物都是变温动物,对水温极其敏感。 相比之下,陆地动物需要适应大幅变化的气温,而它们对自己身体的保温也容易得多,所以只有在陆地上才会进化出恒温的哺乳动物。今天的海洋里虽然也有鲸鱼、海豚和海象等恒温哺乳动物,但它们无一例外都是先在陆地上进化出来,再因为各种原因重新回到海洋中生活的。 如果我们把陆地比作一头猎豹的话,那么海洋就像是一头行动迟暖的大象,做什么都很慢,但却更加持久,也更不容易改变方向。海洋生物适应了这种特殊的生存环境,它们的体型变得越来越大,寿命也越来越长了,但它们适应环境突变的能力则要比陆地动物差了很多,一旦地球环境出现剧变,最先倒霉的一定是海洋生物。 就拿升温来说,同样的升温幅度,对于陆地动物和海洋动物来说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举例来说,海洋也会和陆地一样在某个特定区域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内出现异于往常的高温,也就是俗称的“热浪”(Heat Wave)。比如在2010~2011年夏天,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海水温度突然比往年的平均值上升了3℃以上,某些海域甚至上升了6℃之多。如果陆地上的气温在短时间内上升6℃的话,动植物们肯定会不好受,但还不至于大面积死亡。但在海洋环境里,这6℃升温的杀伤力几乎相当于一次发生在海底的森林大火,很多海洋生物都是被直接热死的,其中就包括具备极高生态价值的珊瑚礁和海草床。 滞后的海洋保护区建设,各国利益难以达成共识 最近我去澳大利亚西海岸的鲨鱼湾(Shark Bay)做了一次采访,感觉当地政府对于海洋保护还是相当重视的。鲨鱼湾早在1991年便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也是西澳的第一个海洋保护区。这地方几乎没有发展任何工业,海底石油和矿产均被封存,对捕鱼也有诸多限制,所以这里的珊瑚礁和海草床恢复得还不错。但如果这里不是保护区,没有这么多严格的限制,情况就很难说了。 说到保护区,海洋同样远远落后于陆地。就拿这方面最为领先的美国来说,第一个陆上保护区是黄石公园,早在1872年就建立起来了,1916年又被正式纳入美国的国家公园体系,开创了人类历史的先河。但是,美国的第一个海洋保护区(当时还叫做海洋庇护所)直到1975年才成立,其首要目的也不是为了保护海洋生态,而是为了保护在北卡罗来纳州附近海域沉没的一艘南北战争时期的北方军舰莫尼特号(USS Monitor)。 海洋保护区(Marine Protected Area)真正开始大面积推广是在1992年联合国里约环境大会之后的事情,但直到今天,海洋保护区的总面积仍然只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7.7%,爱知目标没有实现。而这7.7%的海洋保护区也是打了折扣的,因为只有2.7%是完全保护的,其余5%的海洋保护区内仍然允许各式各样的人类活动,有些保护区甚至连海底拖网(一种捕鱼方式)都没有禁止,实在有点名不副实。 更糟糕的是,位于公海的海洋保护区仅占1%左右,远远落后于各国的专属经济区(EEZ)。这个EEZ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各国的领海,所以保护起来动力比较足。公海说得好听点是“人类的共同财产”,说得不好听就是个“三不管地带”,各国都抱着“我不先抢就会被别人抢走”的心态拼命掠夺公海资源。这方面的一个著名案例就是加拉帕格斯海洋保护区,我们甚至可以通过中国渔船的位置画出这个保护区的边界,因为保护区外围的鱼都被捕光了,而保护区属于厄瓜多尔,中国渔船不敢进入,大家只能等在边界上,捕捞那些一不小心从保护区里游出来的鱼。 公海占海洋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整个地球表面积的一半都属于公海,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联合国《公海生物多样性条约》(BBNJ)谈了将近20年,直到2023年3月4日晚才终于获得通过,具体细则还要等待各国政府的确认。这项谈判的最大难点就是如何瓜分公海生物遗传资源,因为目前只有发达国家有能力获取并开发这一资源,广大发展中国家希望分享这里面的利益。 说白了,大家还是把大自然当成了盈利场所,没有意识到大自然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人类共同财富。于是世界各国纷纷打出了爱国主义或者自由贸易的旗号,堂而皇之地去公海攫取资源。 要让更多人爱上海洋之美 我在鲨鱼湾采访期间了解到,当地原住民虽然都是很好的渔夫,但居然都不会潜水,因为当地传统认为水下充满了危险,潜水成了原住民的禁忌之一。在海洋科学家们的鼓励下,几个年轻的原住民大着胆子戴上泳镜潜入海中,第一次看到了水下的世界。他们全都激动不已,从此爱上了潜水,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了保护海洋的行动中来。 这个故事初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仔细一想倒也没那么奇怪了。我们都是陆地动物,海洋对于人类来说是个陌生之地,即使是在海边住了几万年的原住民群体也不一定能够认识到海洋的美丽。只有鼓励更多的人潜入水下,或者出海远航,才能让大家真心实意地爱上海洋,并把保护海洋当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毕竟,只有海洋健康了,地球才会健康。只有地球健康了,人类才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