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1年开始,台湾的基础设施相继“出包”,从年中的意外大停电、久旱缺水,乃至年底的“缺鸡蛋”现象,都受到简体中文网友的注目,相继登上微博热搜。 2021年4、5月之际,台湾因雨季短促、台风未登陆等原因,各地开始出现程度不一的缺水现象,部份地区被要求限水、减量使用;5月13日,因备用容量率不足等原因,让台北在内的大都会均出现大规模停电现象,甚至连疫情指挥中心的记者会都一度陷入黑暗。 水、电供应连续出现短缺现象,已经让大陆网友关注升高,甚至不成比例地以为“全台都没有水电可以用”。2021年4月,台湾旱灾的消息并未引起中国舆论太多关注,但也为一些民族主义KOL提供了嘲讽台湾的素材。 素以战狼立场闻名的“观察者网”制作了一期视频,讽刺台湾政府的人工降雨是“战斗机拉着八吨水上天泼洒”,以及讽刺政府官员到寺庙向神仙祈雨,前者被概括为“智商有限”,后者则是“封建迷信”。 另一位民族主义KOL“赛雷三分钟”制作的视频,则讽刺台湾应对旱灾的措施是不冲厕所。 随着中国民族主义的抬头和两岸关系的恶化,以2011年中视茶叶蛋事件作为分水岭,中国舆论中对台湾人文风情的推崇(如盛赞台湾人对陌生游客的友善、称台湾为中国文化最后的堡垒等),逐渐替换为对台湾的嘲讽。许多中国网民认为台湾人对中国的高速发展一无所知,他们因此称台湾人为“台蛙”(井底之蛙)。 与此同时,台湾的民生问题和政治议题也频频进入中国舆论场,成为中国网民嘲讽台湾“落后”及“愚蠢”的素材。台湾“惨事”,如自然灾害,往往不会引起中国舆论太多关注,台湾“傻事”则往往能造成最轰动的传播效果。 对于老一辈的台湾人来说,这样的情景应当不算太陌生。毕竟,两岸对峙七十年来,“你的痛苦就是我的宣传利器”,以教科书、文宣互喷对方是“吃树皮 / 香蕉、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应是大家共同的回忆。 以台湾方面来说,自1952年中华民国政府迁移来台之后,教科书中对“沦陷区”的民生实况,是有大篇幅的着墨,例如其中一个版本的国语课本中,便写道: 在匪区里面,到处都是忍饥挨饿的人。因为共匪剥削人民,用狠毒的手段控制了所有的粮食,要人民勒紧裤袋,不让他们吃饱。 每年都有成千成万的人,甘冒生命的危险,穿过共匪的层层封锁,向外逃生。他们异口同声的说,大陆同胞生活困苦,连买一小块豆腐,都得凭共匪发给的“购物证”。这些人逃出地狱,来到台湾,看见家家丰衣足食,人人健康快乐,认为是他们在大陆上梦想不到的事。 中国的大饥荒,让这样的指控有了更坚实的根据支撑。即便在今日,只要询问三十岁以上的台湾人,“大陆同胞吃树皮、啃草根”依然是琅琅上口的童年段子。即便知道今日大陆经济发展已经不同以往,依然难以改变这习惯。而大陆民间也渐渐有反扑之情,构筑成了今日两岸“民生舆论战”的基底:哪一边政府更可以解决民生议题,就表示己方的制度更加优越,选择拥戴了该方政府的人,也显得更加有见识一些。 时至2021年,中国泛政治类KOL讨论台湾议题已经有成熟的模式:常以民生问题开场,接着指出台湾政府的基础建设做得不好(如缺水是因为水利工程不足),之后则直接将台湾的内政问题,直接归纳为“智商问题”,如用爱发电(反核运动口号)、封建迷信(民间笃信佛道)、不冲厕所以抗旱灾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台湾近两年的两次大停电,成了是中国舆论场最热门的台湾话题之一,这一话题囊括了对台湾政府施政能力的质疑、对台湾国力(基础建设)的否定、对台湾人生活质量的嘲讽,能大大满足中国网民的优越感。 根据中国最多人使用的搜索引擎百度的搜索指数,2021年5月13日,“台湾停电”关键词的搜索指数达到1000;2022年3月3日“台湾停电”搜索指数超过4000。作为对比,2021年9月,中国多个省份大规模停电,波及上亿人的生活,“停电”的搜索指数也只达到6000。 2021年10月29日,国台办副主任刘军川发言“两岸统一后,不仅台湾的和平安宁将充分获得保障,台湾的财政收入,也尽可用于改善民生”,多少可以视为这一波舆情战的余韵。毕竟,在两岸因疫情而大幅度减少实体交流、只能透过互连网了解彼此的情形下,台湾“民生不佳”,或许已经是不少大陆网友的共同认知。 很快地,中新社也发布消息,指因“台海局势紧张,开始有台湾民众储存求生物资,台湾社会人心惶惶,有台湾民众开始储存求生物资”等,“台湾民众囤积物资”,登上微博热门话题,阅读量超过5亿。但当此一消息传回台湾,只换得众人的一脸懵逼,甚至开始回呛“是不是没见过好市多(美式大卖场)”、“应该只是遇上大特价抢购的民众吧”,两岸之间的“民生舆论战”,在官方的推波助澜下,又过了一次招。 到了岁末年初,一轮罕见的“缺蛋危机”让这样的印象找到了更多着力点。自2022年开始,因国际饲料上涨、疫情、禽流感等一连串因素,台湾出现鸡蛋供应不足的现象。根据中华民国养鸡协会提供的数据,在2022年1月,台湾平均每日全台蛋农产蛋114,774箱,与前一个月的数据相比,可说平均每日短少160万颗鸡蛋。适逢年节前夕,各家采买食材的时刻,“缺蛋”现象,引发更多民怨,也引发大陆网友各种关注,乃至嘲笑与二创。 实际上,台湾多数的基础设施均奠定于1950-70年间,现在本就因为系统老旧、时势变化而需要改革更新。这些“更新前夕”的旧系统出包,就在两岸的阻隔与敌意下,成为空中交锋的火种。 举例而言,台湾的电力系统,已有超过百年历史,在近年的“反核”声浪下,面临能源转型的关卡。许多基层台电工程师,对于当前执政党“非核家园”的口号,并不完全认同,由上至下管理不易。且全台电网采取高度集中式设计,一处故障,便会造成跨区域、大面积的停电。然而,若要改成多元电力系统,又会面临输配电系统过于老旧,无法即时自动化调控的问题。 缺水议题,同样存在亟待改革的系统性因素。台湾的天然地理环境原本就“河短流急、旱潦分明”,水资源调度不易。自1993年的“(高雄)美浓反水库运动”开始,要兴建大型水库并非易事,会遭到当地居民与环保团体强烈的反抗,位于中部、同样停止进行的云林湖山水库便是一例。而水管管线过去老旧,导致一年漏水将近4.4亿公吨等问题,也早已是媒体批判多年的问题,虽然在逐步改善当中,却无法一次毕竟全功。 而在“缺蛋”危机中,有部分论者指台湾政府对鸡蛋价格控制过严、破坏市场机制,让蛋农养鸡的动力低落,也是造成这次鸡蛋危机的帮凶,但台湾的农产运销,一向带有强烈的“蒋经国色彩”,也就是蒋经国在江西赣南主持的一套“特别注重民生琐事的家父长威权制”,带有一种“好爸爸”的风范,务求让一般老百姓吃得起最便宜的民生品,至于市场机制是否健全、政府操纵价格等议题,不被认为是重要的议题。 这样的一套制度,在过往威权体制下犹可运作,辅以19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下,蒋经国主持对台湾“十大建设”工程、以政府投资带领民间景气,曾经保障了台湾数十年的安居乐业。不过,当今台湾的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程度与世界科技演进,均与70年代不可同日而语,蒋经国的“好爸爸”风格,在解决台湾农产运销问题上,早已左支右绌。 而台湾在历经民主化运动洗礼后,已经习惯以定期选举来决定各级领导人,政府与民间的赛局变得非常复杂,当年这强而有力的价格控管机制,将遭逢更多挑战。但在制度上,又因循着路径依赖的残痕,保持着政府干预市场的遗风,历任政府或许多少都有意改弦更张,但在两年一次的选举夹击与官僚制度的惯性之下,要解决亦非一朝一夕之功。 总体而言,台湾的基础建设,恰恰正如它的国际地位与法理身分一样,到了要摆脱“72年体制”的时刻。72年体制,由日本学术界所提出,意指1972年日本与中华民国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后所建立的国际关系与法律框架,标志着冷战时期中美日台四角关系的变化。 在72年体制中,国际上大致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的“一个中国”主张,台湾地位日渐边缘化,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曾统治台湾的事实”仍旧存在。台湾则在仅存的国际活动空间中发展经济、实现民主化,直到今日。 在2021年,随着中美对峙、美台关系渐趋紧密、两岸紧张情势升高等局势,知名台湾研究者、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小笠原欣幸提出,72年体制或许到了被“21年体制”改写的时刻。而在此同时,于1970年代由蒋经国奠基的“好爸爸”民生体制,也开始进入系统亟需更新、小故障不断的阶段。 这给予了“吃树皮啃草根”骂战一次复辟的空间,互联网则成为仇恨言论最好的使节。过往台湾在上个世纪教育民众的“大陆同胞水深火热”论,意外在近两年内位置互换,是由大陆网友开腔嘲讽“台湾人什么都缺”;两岸之间的资讯差、网路世界的“互墙”现象,导致台湾的民生议题有被不成比例放大、甚至遭到“幸灾乐祸”的现象,当这些言论传回台湾,又再度加深了敌视与仇恨,成为一个不断自我卷动的大型恶意漩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