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和《我和我的⽗辈》分别位列今年内地票房总排行的第⼀名和第四名,前者超过了《战狼2》,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电影。到今天,中国的主旋律电影就等於主流电影这个假设几乎完全成立。 观察2017—2021年的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走⾼的主旋律作品越来越多见。 在2017年以前,这个现象其实是很难想像的。2012年⼈们开始注意到中国商业电影的⾼速发展趋势,那个时候中国电影票房的主力军,是《泰囧》、《⼼花路放》、《捉妖记》、《美⼈⿂》和《羞羞的铁拳》等。从2019年开始,意识形态渐渐萦绕在中国电影四周,主旋律电影和主流电影之间的关联越发暧昧。 除了受疫情影响院线惨淡的2020年,2017到2021,几乎每年都有⼀到两部“主旋律”电影,栖⾝国内电影票行排行前五,更毋论《战狼2》、《长津湖》这样的现象级“大片”。 主旋律电影的多种面目 在中国,主旋律电影这⼀概念诞⽣于1987 年,是为了应对市⾯上的电影“过度娱乐化”⽽产⽣的,其最突出的特质,在于“教化”。强调“教化”的电影价值为先,⼈物和故事则在第⼆位,通常“不好看”。它最常出现的地⽅是中⼩学的集体观影活动,或者央视六套的凌晨剧场,它不太可能密集地出现在电影院的告示牌上,不太可能是被影迷们津津乐道的电影艺术、流行⽂化中的⼀部分。 但现在,主旋律电影⽤票房腰斩了中国电影史,成为了⼀个奇异的⽂化现象。 以今年的《长津湖》为例。作为博纳影业推出的“中国胜利三部曲”之⼀,该片在中宣部和国家电影局的直接指导下策划创作拍摄。《长津湖》的投资超过两亿美元,⽽这部以举国之力制作的电影国庆假期上映时,那些可能阻挡它的“障碍”——漫威的《⿊寡妇》、《尚气》都被官⽅使⽤强制力清扫出院线。⽽《长津湖》也像《战狼2》⼀样,延长了上映时间,它的票房最终也超过了《战狼2》。 五指⼭不只存在于电影审查或者制作环节,它所掌握的资源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因而资本毫无疑问地为它献上“投名状”。当两种力量互相捆绑,电影更像是被权力和资本全权推动着的⽂化⼯程。《长津湖》的总监制⿈建新⼀再强调,这部电影拍摄完成,意味着“中国电影⼯业迈向了新 ⾼度”,这个曾是第五代作者导演的创作者在⾔语中,已经把⾃⼰当作国家级项⽬的执行⼈,个⼈意志早就不重要了。所以我们在这部讲述朝鲜战争的电影中看不到国家意志之外的东⻄,朝鲜和韩国完全隐⾝,电影的主⾓是中国英雄和美国侵略者。 《长津湖》从⾯相上来看似乎是更标准地“主旋律电影”。但还有另外⼀些电影,比如《中国医⽣》、《中国机长》这些似乎本来是“⼈”作为主⾓的电影。这两部电影,尤其是《中国机长》,的确没有直接进行政治宣传的部分,但是细读电影,会发觉它的思路跟任何⼀部主旋律电影⼀样,片中英雄主义是先于“⼈”存在。 《中国医⽣》以医患冲突或医⽣之间的冲突开头,中段几个⼩故事都在无差别地叙述医⽣如何牺牲⾃⼰、救死扶伤,电影结束在全员感恩的“感动中国”式情绪里。医⽣反复是神而不是⼈。在《中国机长》里,机长是个没什么存在价值的⼯具⼈,看不到他任何情绪和个性,只是先验地知道他的抉择是全机⼈获救的关键。⽽其他角色都停留在“⽑躁→恐慌→脱险为机长点赞”的连环情感反应上,毫无偏差。 ⾼度的符号化和重复的套路架空了电影的真实感,让⼈陷入到空洞的煽情⾥。在电影需要呈现d “现实”这个层⾯上,它全⾯溃败。《中国医⽣》更在片尾抛出了令⼈瞠⽬结⾆的结论:“中国⼈⾃古以来就重视集体主义和利他精神。”作为中国⼈的你,⼜⼀次被代表了。 按照法国学者克⾥斯蒂安·麦茨(Christian Metz)的观点,任何电影都承载着某种意识型态。电影始终要选择呈现和不呈现的东⻄,世界将被其改造成⼀些论说,所以每⼀部电影都可以被归结为⼀种主观的、独特的世界观。 好莱坞电影不是没有意识形态,但哪怕在好莱坞的主流电影中,我们既可以看到《阿⽢正传》这种作为美国价值代⾔⼈的电影,也能看到《飞越疯⼈院》这样的“坏电影”。《飞越疯⼈院》将美国社会解构为正常与疯狂两面,主⾓是⼀个被视为“疯⼦”的逆反者,结尾被“正常⼈”戕害⾄死。⽽《飞越疯⼈院》也在上映当年拿到了全球第⼆⾼的票房。 我们不需要太深入分析好莱坞电影的价值变化,因为资本的确也总是在不断收编意识形态,这个年代可能不会再有《飞越疯⼈院》。但对好莱坞电影来说,总是有⼀个可以探索、尝试的空间,中国受众最广泛的那些商业电影,有空间可以探索吗? 拧巴的中国式类型片 师法好莱坞的中国式类型片好看吗?不好看。好莱坞的类型片好看,不仅因为它有⾜够丰富的视觉元素激发观众的兴趣。意识形态和视觉呈现,其实是互相成就的。 以《拯救⼤兵瑞恩》为例,电影讲述了战争⼀⼩队⼋个⼈的牺牲最终换取了士兵瑞恩⼀⼈⽣还,电影中的枪林弹雨仅仅是为了展示主⾓们是如何冒着⽣命危险去寻找瑞恩,给他已经在战争中失去两个孩⼦的⽗⺟⼀些安慰。电影的内核是反战的。著名导演弗朗⻄斯·福特·柯波拉说,“所有伟⼤的战争片都是反战的”。更广义⼀点说,大部分好莱坞战争片都是反战的。 或许是想做中国的《拯救⼤兵瑞恩》,《长津湖》把镜头聚焦于故事中伍家三兄弟,似乎是想通过主角之一伍万⾥的成长来表现战争的残酷。但拧巴之处也在这里,《长津湖》的任务是必须通过保家卫国这种叙述为“抗美援朝”正名,它不可能以反战为内核。所以当伍万⾥第⼀次⽬睹战争场⾯的时候,他表现出的错愕、惊讶其实是普通⼈⾯对战争的反应,但是在“保家卫国”的价值下,他的表现只会被解释为懦弱,这也是展现这个⾓⾊最初不讨喜的最主要方式。随着战争深入,伍万⾥所完成的“成长”并非来⾃于意识型态的教化,他⼀直没有队伍里其他成年⼈的使命感,他的成长是真正战争的残酷造就的。但这⽅⾯,《长津湖》无法⾃圆其说,因为它必须赞美战争,它的主⾓必须是⽢⼼赴死的英雄。这是观看《长津湖》时的第一个拧巴之处。 另⼀点个拧巴的地⽅,是《长津湖》之作为商业电影和主旋律电影的⽭盾。如果把这部三个小时电影中,关于战争和中南海的两条叙事线索拆开,那就是两部全新的并且完全不相⼲的电影。主⾓们的功能性、⼯具性远比他们的⾓⾊本⾝更重要,因为他们既要承担作为电影演绎历史的素材,⼜要承担作为电影刺激观众快感的机制,他们是没有灵魂和主体性的。 值得⼀提的是林超贤执导的战争片部分,充斥爆破、枪战、近⾝格斗、⼀枪暴头等情节,就是不⽤动脑的B级美学——所谓“爽”。林超贤贯彻同⼀风格,同样票房不俗的旧作《红海行动》,曾在香港的电影分级制度中因为过多的暴力镜头被分为三级,但是在内地,不管是《红海行动》还是《长津湖》,只要被冠上了主旋律之名,怎么暴力都可以。但如果把林超贤的部分抽取出来,《长津湖》⼤有可能就是⼀部无⼈问津的普通主旋律片。 爱国是⼀门你情我愿的⽣意 不可忽视的是,主旋律电影所取得的巨⼤成功,来⾃上层意识形态的选择,同时也来⾃观众的选择。中国观众为什么热衷于消费主旋律?他们⼜是如何成为了主旋律的消费者? 这实在是⼀个非常⼤的话题,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对主旋律电影的热衷⾄少部分建立在⺠族主义的底⾊之上。他们的意识形态在这些电影里得以被确认,他们也会更⾃觉地将电影放在意识形态标准下加以审视。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有这样⼀个解读,认为《长津湖》中展示的⺠族感情呼应了挑衅⾯前维护国家利益的公众情绪在上升这一现象,这对今天的美中竞争具有重⼤意义。2018年的美中贸易战,2019年的香港的反送中运动,都被官⽅解释为来⾃外界的威胁,以此挑动公众情绪。而2020-2021中国的抗疫中,动荡的外部环境和主流呈现中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让中国主流民众更认同这个家国同构的体系。这样的⼤环境下,集中出现的国庆宣传,以及分布其中的主旋律电影,就成为了⼈们情绪的出⼝。他们认同主旋律电影中表达的主题和情绪,推⾼这些电影的票房。这一现象确实达到了官⽅、资本、观众的三赢,各⽅都从《长津湖》这种⼤卖主旋律电影里得到了⾃⼰想要的东⻄。 但其他的声⾳不能被允许,一旦“说主旋律电影不好”,官⽅可能会审判你,⺠族主义者们可能会举报你,平台可能会直接让你下架。媒体⼈罗昌平因为在微博将《长津湖》中的“冰雕连”称作“沙雕连”,并质疑“抗美援朝”的正义性,被海南三亚警⽅以“侵害英烈”的罪名拘留。抖⾳⽤⼾“⽶路哲光影业”认为《长津湖》包含着某种威胁意味,此⾔论⼀出“⽶路哲光影业”就被⺠族主义者们疯狂举报,最终他因“不符合社区规范”被抖⾳平台封禁。电影公众号“深焦”(DeepFocus)以“粗制滥造的主旋律,到底献给谁看?”为题发⽂,批评《长津湖》的特效和视觉呈现但差强⼈意——不仅⽂章被删,“深焦”的公众号也被封14天。 关于什么是爱国,最终解释权还是在官⽅⼿里。《长津湖》热映期间,有网⺠呼吁主创⼈员将所得片酬捐给抗战老兵。结果是官媒统⼀⼝径指责这种行为,称他们裹挟剧组,道德绑架——谁有资格赚“爱国钱”,谁只能是“爱国主义”的消费者,这条利益链,清清楚楚。 而这也在改变对中国电影的评价体系:讨论⼀部电影怎么样,⼈们越来越习惯于把它放在意识形态的框架之下。2021年中,明星张哲瀚在日本神社拍照事件引发了⾖瓣的⼀轮“⼀星”运动,网友们不但抵制张哲瀚的作品,连带着曾作为“侵华⽇军”⼀员的⽇本电影⼤师⼩津安⼆郎的⼀系列作品都被打⼀星。 回想三五年前,我们可能还会在社交网络上看到关于“作品是不是应该跟作者分开看待”的讨论,但现在,围绕太空灾难片《流浪地球》最热闹的话题是,这是否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新季年,中国⼈有没有可能拯救世界;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也是⼀样,许多⼈对它的评论迅速上升到了“国漫崛起”的层⾯,他们希望《哪吒》的成功代表着整个中国动漫制作⽔准的提升。对这些人来说,⽀持《哪吒》就是⽀持中国动漫,反之则是在打压中国动漫。 在这样舆论氛围里,拍主旋律电影、爱国电影的确是唯⼀能让各⽅利益最⼤化的⽅式。看看明年的主旋律片单,除了万众瞩⽬的《长津湖之⽔门桥》之外,陈凯歌要再拍《决战上⽢岭》,张艺谋的的抗美援朝题材电影《狙击收》 也已定档⼤年初⼀。或许中国电影的票房会再完成⼀次超越。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