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8日,全世界最致力于将Covid-19病毒拒于门外的国家,台湾,也在Omicron面前放下了坚持,被迫走上了“共存”之路。 在这一天,台湾的单日确诊人数首度突破一万例,来到11,353例,被不少台湾网友戏称为“万历(例)元年”,与前一年此时的紧张情绪不可同日而语。也代表社会终于渐渐放下对“嘉玲”(“加零”的谐音)的执念。虽然对于世界上多数国家来说,单日数十万、百万确诊都已是生活日常,但对曾以强力防堵政策维持“净土”的台湾社会来说,必须经历一段漫长的过程,才能调整心态。 毕竟,回顾整个Covid-19疫情,台湾自2020年1月28日出现首例本土病例后,仅仅在该年2月下旬出现过一次本土群聚感染、3月中旬出现过一波境外移入潮,接下来便从4月12日至12月20日开始,维持了“252天本土零确诊”记录,最后被一名航空机师所打破,疫情开始延烧,也导致了5月的“三级警戒 / 软封城”政策上路,维持至8月才解除。 而这一次,面对前所未有的“万历”风暴,台湾政府一改去年的警戒、强力追求“零确诊”的政策,宣示落实“共存”政策。防疫指挥中心、卫福部部长陈时中表示,政策转向的原因,在于“病毒特性”。陈时中解释,台湾在过往一段时间内坚持“清零”,是因为一开始的病毒致死率高,但现在Omicrone的致死率已经大幅降低,因此决定共存。 然而,就实际面而言,台湾由强力清零走向缓步共存,也是不得不然的选择。早在2022年初,医界便开始有要求“共存”的呼声,基层医护也屡屡产生疲态,各地的基层医护工会不断发出求救声,直指许多一线防疫人员身心都在崩溃边缘。指挥中心也一直都正面回应,同意台湾必定有一天要一改过往两年的强力锁国政策、开放国境。 其中,台大医学院教授黄韵如,更直接具名投书媒体,指台湾“两年来最紧绷的桃园机场防疫前线已经呈现疲态”,呼吁台湾政府应该慢慢走向共存之路。在世界各国都已经不追求清零的情形下,防疫压力必定会转嫁到台湾桃园机场的前哨防线上,伴随着台湾“道德化基层动员”防疫的路线,更让防疫人员的心理压力加深,导致了黄韵如所指“前线呈现疲态”的危险情况。 台湾防疫成果:“锁国”、“民间自发”与“国族光荣心” 回顾台湾防疫得以一路维持“清零”的旅程,比起政府的政策,民间的“自律”与“群体约束”力量,其实是更重要的原因。 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从大方向上来说,台湾政府确实在两个关键政策上做对了决定,挡下了第一波的疫情:一是以极为严格的标准迅速封锁边境;二是在本国疫情尚未十分严峻时,便禁止口罩出口,并征用国内所有口罩工厂生产线,以先“实名配给”后“统购统销”的方式,确保人人都有口罩戴。 然而,口罩发到民众手上之后,也要大家均认真配戴才有效果。作为曾经经历2003年SARS疫情的国家,台湾民众一开始即有极强的“戴口罩”共识,而台湾基层社会相当程度十分愿意遵守“公共卫生”与“环境保护”要求的精神,也在第一刻便发挥了作用。 很快地,随着疫情扩散至全世界,而台湾仍持续维持“加零”成绩且广受国际公卫界瞩目时,台湾民众的国族光荣心来到了顶峰,这也让民众配合政府防疫政策的动力大为提高。毕竟自90年代全球化时代开始,台湾便饱受“不如中国、不如韩国、甚至不如东南亚”的“资优生陨落”情结困扰,很少再有获“世界第一”的时刻。 优良的防疫成果,给了台湾一次重返光荣时刻的机会,也借以证明自身体制的优越性。相信这并非多数台湾人所乐见,但它确实发生了:在2020年上旬,由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台湾民意调查基金会的调查双双显示,在那一年,台湾人的“台湾认同”(认同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的比例来到历史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年同期,此一数字便开始出现小小下滑的迹象。恰好也与台湾本土疫情爆发的时间吻合。 对自身防疫成绩的骄傲,强化了台湾的“国族自信心”,这自信心又反过来成为要求自己、要求身边亲友遵守防疫规定的动力。在这三年之间,若有人走在台湾街上“未完全配戴好口罩”,有很高机率会遭到路人的指正与“要求戴好”,全民动员防疫。 若中共政府至今仍派员潜伏台湾,想必也会对台湾民众这种“高度自愿自主配合国家、配合党”、几乎无需强制开罚且少有怨言的精神感到惊讶。 总体而言,这也是台湾最有“竞争力”的项目:由于未经历过粗暴的土地改革、三反五反、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动员运动的破坏,台湾民间相当程度保持了华人乡村社会人际网络的纹理,只要粗略辅以一些民族轻工业产品(制造口罩)、清楚的政策指标(大家带口罩勤洗手)与道德劝说(保护台湾不受病毒侵害),民众便会以举办宫庙祭典的精神,勤奋地自主动员起来。 这样的动力,虽然在最后导向了“台湾国族自信提高”的结果,但它的原始样貌十分朴素、简单,甚至可说是以乡庄为共同体单位的“自我防卫”古老思想。台湾防疫指挥中心在此一阶段取得的成功,相当程度可说是前现代性的,由“得人心的父母官”指挥官陈时中为首,带领团队“安定民心”、让民众“相信政府”,进而配合这些简单、可以在个人层面落实的政策。 在疫情爆发的第一阶段,这一简单朴素的逻辑取得了世界上多数地区都无法取得的漂亮数字:252个“零”。 朴素的“民间自主防疫”终有极限:疫苗、医疗、Omicron 然而,这仰赖社群自主动员的防疫奇迹,终有陨落的一天。在2021年5月,台湾医疗系统已经饱尝痛苦。 当前线的桃园机场围堵长城确定出现破口,大量的确诊、疑似确诊、恐惧自己确诊的民众涌入医院急诊室时,台湾基层医护发现,主政者给他们准备的疫苗、药物与紧急应变计划都大大不足,原先以为十分流畅的“筛检程序”也出现塞车现象,延宕后续医疗流程,导致在疫情爆发四十日后,本土确诊人数虽然仅仅有12,938人,但死亡人数却高达575人,出乎众人意料之外。 当年,台大医院急诊医学部主治医师石富元对此提出批评,台湾总是喜欢将指挥官神格化、没有真正谨慎设计现代化的灾害应变流程、不注重实战演习,总是“把灾难场景与应对方式扁平化、单纯化,不对当中的每一个步骤详加推敲反覆推演”,以这种方式防疫,自然很难获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很快地,各式各样的防疫失误新闻,开始打击台湾民众的信心:台北出现一家三口皆确诊猝死的案例;电视台摄影在公司角落猝死,遗体检测后确诊;防疫旅馆不断出现确诊者死亡的消息,有些甚至是死后一两日才被发现。疫苗采购的流程、数量等问题亦遭到民众质疑,治疗患者的药物也被爆出数量不足,多家外国媒体都以“模范生蒙尘”的角度来叙写台湾去年这三个月的疫情热期。 而在整场抗疫故事中,这三个月的“三级警戒”风暴,给台湾社会唯一留下的、令人悲哀的影响,即是愿意施打疫苗的民众比例大大提高。毕竟,在“防疫模范生”、“252个零”的阶段,这强大的国族自信心也带来一个负面影响,即是民众不太愿意施打疫苗。 毕竟,在染疫风险并不高的情形下,要民众仍自动前往承担注射疫苗后的不适与风险,已经超过了台湾社群道德可以负荷的极限。为了保护身边的人而戴口罩、洗手,这犹可接受;是否愿意为了保护他人而注射疫苗,多数人的意愿便有所保留。 再加上台湾政府初期亦不吝向国际宣传“台湾防疫成功”,也成为采购疫苗时的阻力之一,起码在台面上是看来如此。由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导的新冠疫苗全球获取机制(COVAX),便曾经以“台湾疫情并不是最严重”为由,拒绝先将疫苗售予台湾。 也正因此,在2021年5月第一次疫情大流行初期,台湾接种疫苗的人数仅仅不到20万人。仅仅靠着洗手、口罩,而未在医疗流程与疫苗接种上跟进战斗的体制,在去年此时尝到了苦果。 在这一波疫情过后,台湾民众历经了三级警戒的不便、经济活动受影响的痛苦后,民间开始出现“学习国外共存”的声浪,历经一个冬天的酝酿,终于在2022年逐渐成熟。 准备好从“模范清零”到“平常心共存”的社会 2022年1月19日,执政的民进党公布党内民调,指台湾社会有34%民众支持维持“清零”防疫政策,但有57%可以接受“与病毒共存”的方向。民进党释放出此一讯号,意在指出,从民调数字上,“可以感受民众的防疫观念在转化。” 而在当时,指挥官陈时中仍未完全松口,仅仅说,如果要共存,必须要缜密的规划。然而,不论是外部的国际环境因素、台湾本身的社会氛围与年底即将带来的地方选举,都让“共存”成为为一一条可行的道路。 自2022年初开始,世界各国都开始逐渐采取共存政策,此时,台湾社会对“共存”的支持度,大约仍然维持在年初民进党民调的尺度,未有太大改变。指挥中心所谓的“共存”脚步,虽然已经逐步上路,却似乎尚未获得十分强而有力的社会共识。 但随着3月底中国政府在上海采取以“全域静态管理”为名的封城政策,诸多社会问题浮现、然而确诊数字并未下降,给了台湾防疫系统更好的理由,将本地政策往“共存”方向又推了一步。 2022年4月27日,“上海模式”对台湾防疫政策的影响,清楚地浮出了台面。 当天早上,中国大陆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发言表示,中国大陆在全球的感染率、死亡率都是最低,“而依当前台湾所谓的新防疫模式,到年底前会有400万到700万人感染,可以算一算有多少台湾同胞失去生命。” 对此,陈时中回应,中国防疫数字很漂亮不得不佩服,但“未来可能饿死比病死多,”每个国家有自己好与不好的地方,“我们见贤思齐,见不贤就不要齐。” 虽然令人十分悲哀,但毫无疑问地,过去七十年来,“与中共竞逐制度优劣”的动力,已经成为台湾的DNA。马晓光的这番发言,不但让辗转痛苦中的上海人听来刺耳,也在台湾社会造成了反向效果,替台湾政府巩固了民心与“共存”的共识。上海模式造成的人道悲剧与失败倾向,让台湾民众很快有了共识:自家的政策,必须与上海有别。 而早在此前,台湾知名媒体人、政论家顾尔德就曾经以〈学上海还是南韩?防疫“新台湾模式”影响九合一大选〉为题,不但点出台湾现在是“学上海(清零)”或是“学南韩(解封)”的十字路口,这一决定更会影响到今年底以县市长选举为首的地方大选。 三年来,担任防疫指挥官、深得民心的卫福部长陈时中,一直都是民进党竞逐台北市长大位的热门人选。若这一波疫情没有在4月28日“破万历”,根据党政消息,陈时中原拟在五月就正式宣布参选,与国民党的强棒候选人蒋万安一搏。 随着疫情延烧,指挥官离岗参选的可能性下降,然而,距离年底选举还有一段时间,支持陈时中参选的民进党人,莫不希望防疫政策尽快找到一个新模式,将陈时中这枚“活棋”释放出来。若要坚持“清零”路线,那在Omicron的威力之下,陈时中很大可能性要继续担任指挥官,作为全台选举指标的台北市长选战,便会少掉一位捍将。 虽然这并非台湾选择“共存”政策最主要的因素,然而,也不可否认地,绝对是让体制内、党政系统内特别愿意加速推动“共存”的重要动力之一。搭配马晓光的发言,让台湾民众的“共存”共识来到高峰。愿意配合“共存”政策的意愿提高、民怨下降,指挥中心自然也可依照科学数据制定一定的“共存”政策。 不过,在“共存”这段期间内,台湾医疗系统确实又再次出现了紧急应变程序不足的倾向,诸如医疗系统满载、居家隔离的程序规定不完备、初期治疗药物数量一度不足等问题再度浮现,仿佛2021年5月的重演。陈时中在回应居家隔离者如何领取药物的问题时,甚至出现“把钥匙绑绳放到一楼”的发言风波,引起民众强烈批评。甚至连快筛都出现争抢排队的情形,直到“快筛实名领取制”上路后才稍稍有改善。 总体而言,台湾三年来的防疫,可以总归为“强社会、弱体制”,只要取得民众共识,让民众愿意配合防疫政策,台湾便可走上共存之路,在选举年尤其如此。但在走向共存的路上,台湾的现代化防疫应变流程设计不良,如石富元所批评的“不注重实战演习”的文化,一定会展现出来,给台湾居民带来生命风险,难免让共存之路多有颠簸。 究竟这一波的“共存”能否平安降落?是否能够减少人命伤亡?仍要端看接下来的防疫指挥系统是否真能记取去年此时的教训,以及台湾人的“基层社群”韧性还能在新局面中发挥多少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