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的火爆,曾被媒体形容为是疫情晚期奇怪的标志性时尚。但今年以来,这三个字母越来越多地进入普通人视野,从艺术圈、游戏圈、娱乐文创圈到媒体圈⋯⋯当然还有技术圈、区块链圈和名声不好的炒币圈。人人都开始谈论NFT,谈论着谁的NFT又卖了离谱的天价,还能把什么东西NFT化,又或是谁的NFT涉嫌侵权,赚了大钱那算谁的。 在加密货币的整体熊市里,NFT一枝独秀,今年截至7月的销售额已经超过25亿美元,而2020年上半年,这个数字仅为1370万美元。 NFT肯定存在泡沫。这数十亿百亿的销售与投资中,许多有可能暴跌至零。但这并不妨碍一个事实:NFT不会死亡,它会刺激新经济的增长,也会深刻改变互联网的价值规范。 为什么这样说?NFT是什么?它有什么特性能承载“定义规范”这样的使命?在诸多新的数学规范和技术里,为什么仅有4年历史的NFT有最具扩展性的商业潜力?本文尝试梳理这些问题,也在梳理的过程中,与读者一起积累我们审视数字世界的全新视角。 NFT:数字世界的一张空白支票 NFT是Non-Fungible Token的英文缩写,直译为不可替代性代币、非同质化通证。从名称可以看出,它是相对于 Fungible Token(FT、同质化通证)来说的。 我们熟知的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货币,都是同质化通证,当然美元也是,意思是,只要币值相同,每一个比特币都是一样的,可以互换替代,亦可分割成较小的单位。NFT和比特币一样,也是架构在区块链上的价值体系,但不同的是,每一个 NFT 具有一串唯一的 ID,不可互换,不可分割,同时,它还包含一个可以填入任何“内容”的字段。 也就是说,NFT像是具有自我描述能力的一张白纸——就像一个媒介、一张支票,空白处可以填入你想要填的任何内容。因为支票有独一无二的编码,所以无需经过人手的查验、繁复的信任机制验证,银行系统之间完全可以自动读解、辨认。这种特性,使得NFT成为一个数字资产容器,可以以去中心化的形式,标记原生的数字资产所有权。 这种数字资产,包括了最常见的各种类型的“数字内容”,比如现在大家看到的大量NFT艺术品、影像内容、科研论文。也包括更立体的元宇宙内容,比如游戏里的装备、土地证、房地产、点数卡。作为一张白纸,它其实还可以填入任何东西,比如一行If This Then That的条件指令,利用智能合约机制,在条件满足时自动化地执行指令,常被应用于资产转移、资产分润等等。这也是大量艺术品NFT交易的使用场景:当买家收藏某艺术品NFT时,艺术家可以提前在NFT中约定,买家每一次转手,后续转收入的X%归艺术家,自动转到艺术家的区块链钱包。智能合约自动处理这些操作,无需中间人参与或引入延迟。 看得懂的NFT案例 最近半年,有一些有趣的NFT案例,帮我们理解、也不断拓宽“NFT可以干什么”的想像边界。 最经典的应用场景,当然是亘古有之的艺术收藏。如果说总交易量已经冲破3亿美金的艺术头像《CryptoPunks》——就是那些解析度很低、价钱很高的小人头像——仍令普通人感到迷之困惑,下面这个例子应该比较容易理解:7月16日,艺术家蔡国强的首个NFT项目《瞬间的永恒——101个火药画的引爆》,48小时之内,在平台上经历NFT藏家们的激烈竞逐,尤其最后一小时在3个买家的轮番疯狂抬价之下,拍卖出250万美金的收藏成交价。 表面上看,NFT艺术品的收藏和传统艺术品的收藏,差异似乎只是从线下搬到线上而已。但回溯蔡国强作品拍卖这个过程,还有一些不同,这些不同可能对艺术市场带来根本改变: 1. 竞拍、交易全过程的数据透明,哪一个买家(地址),曾出过什么价钱,在什么价位买下,未来某天又在什么价钱卖出,这些数据都写在区块链上,公开透明,无法删改。可以想见,当市场活动累积,尽管加密货币钱包的匿名性极强(你并不会知道ID背后的真人是谁),但每一个ID的每一个交易行为都被记录、公开,就意味着所有人的收藏/投资信用记录都可以累积,也会成为新入场者选择自己投资/收藏标的物的公开信息依据之一。 2. 艺术家与藏家之间的交易分润,包括此后任何一次转手,都可以按比例分润给艺术家——这些动作都由智能合约自动执行,确实免除了相当大的中间人成本。 3. 人人都是藏家。与进入传统艺术拍卖与收藏市场的高门槛不同,NFT是一个民主化了的艺术市场,只要有一个区块链钱包,人人都可随时参与NFT交易。买不起蔡国强的250万美元作品,NFT市场上还有无数从几美元到几十、几百美元的内容资产可供收藏。 重新定义所有权,重新定义收藏 在这个过程里,我尽量不用“购买”这个词,而用“收藏”。 当有人说,他购买了某个数字内容的NFT,并不是意味着让其他人无法阅读它,而是通过区块链的标记,向所有人公示,购买者花了真金白银,“收藏”了该数字资产。 这其实是过去的互联网不容易实现的一种商业模式:可以标记所有权,却不垄断流通性。可以继续流通,却可得到利益回报。 传统互联网的基础设计,决定了在互联网中发布的内容在数据结构上是同质的,没有独一无二的ID。因此,整个价值互联网万泉归一,如同大江大海,内容生产者要么任其免费流动,依靠流经自己作品的注意力换取广告收入,或是用各种不成比例的防范工具去做一些有限的拦截:在文字里署名、在照片上打码、禁止copy&paste、设立付费墙。但基础如此,很简单的技术就可以批量破解拦截,这也让传统互联网的收费机制始终非常别扭。 而以区块链为基础设计、有NFT做标记、有数字货币运行的世界,就彷佛同质的大江大海裂解成无数装水的瓶子——瓶子可以无限分割,小到你肉眼看不出来。但每个瓶子都有标签可以自我描述,不管流到哪里,都知道从哪里来、流经何处、谁拥有你。这个最基础的改变,会带来很多根本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新的商业模式——比如收藏。 收藏一个NFT的动作,虽然体验可能很像你在电商平台购物,但本质不同。它更像是给一颗小行星命名,小行星的某个属性从此属于你,但它并不会从价值的星空里消失。 传统世界,每个物件本身就独一无二,收藏就等于独占所有权。传统互联网世界,数字原生物件失去了独一无二性,复制成本为零,无法在互联网世界的内在逻辑中主张所有权,收藏几乎失去意义。而在区块链和NFT的世界,数字原生物件恢复了(每一个版本的)独一无二性,但同时也保留了可复制性。在区块链世界,可以主张数字物件的所有权,而且“所有权”有了新的定义边界。在这时,收藏,更像一种“指认”而非“拥有”。 正因为出现了人与数字内容之间新的所有权关系,新的商业模式也有了巨大的想像空间。 当收藏(主张所有权)与流通(继续开放共享)并不矛盾时,许多在传统互联网破解不了的难题,在理论上迎刃而解。这种商业模式,尤其给难以以排他方式贩售的公共品(public goods),带来了多元价值回报的可能。 比如以下几个例子: 独立音乐。独立乐队The Kings of Leon 发行了一张包含三种代币类型的 NFT 专辑,其中一种为所有者提供了该乐队未来演出现场的“终身前排座位”。 新闻。有41年历史的新闻频道CNN宣布,会精选一系列典藏的新闻事件,透过区块链发行 NFT,称之为“Moment”进行销售。但这些收藏行为,并不会令这些重要新闻事件的记录从公众眼前消失。 代码。发明万维网(www)的互联网之父 Tim Berners-Lee,6月23日透过苏富比拍卖行,以NFT形式拍卖了他在1990至1991年间,所撰写的9,555行 www 原始代码,7天之内以超过540万美元成交。有趣的是,他此前一直拒绝为 www 的发明申请专利,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使用万维网,不受专利所规定的权利所限。但此次他可以既拍卖原始代码,推动代码的收藏,同时,并没有任何人需要为了使用万维网而开始花钱。 盲人摸象的新世界,继续摸下去 我们说,许多在传统互联网破解不了的难题,在重新定义、指认所有权之后,理论上可以迎刃而解。当然这是理论。现实中,这距离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观念、惯性还相当遥远,改变还会动摇传统世界巨大的既得利益,并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底层架构的变化,从表面的一个一个应用、一个一个泡沫体现出来,都是盲人摸象。只要这是真实的、足以改变世界的变化,没有别的办法,唯有继续摸下去。 正如互联网的先驱人物,也是Netscape、a16z的共同创始人马克·安德森在访谈中所说:“有时我们会觉得所有激动人心的事都结束了,边界已经关闭,我们走到了科技历史的尽头,除了维持现状以外,无事可做。这不过是缺乏想象力罢了。事实恰恰相反。” (歪脑的专栏、评论和分析文章均属文章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